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交行新模式补资本不抽水 央行出手维稳节前资金面

2014年01月21日 13:18    来源: 投资快报    

  周一晚间,两则关于资金面的消息值得引起投资者关注。一是交通银行(601328)公告,拟采用发行不超过400亿元“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的方法补充资本金,该措施对于畏惧银行股再融资的A股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此外,央行发布公告,开展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央行同时表示,1月20日,已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向大型商业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21日还将进行逆回购操作,继续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央行要求,金融机构要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维护春节前货币市场平稳运行。

  交通银行试水“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

  交通银行周一晚间在上交所及港交所发布公告,“为进一步充实本行资本基础及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董事会建议根据中国银监会有关监管规则发行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

  具体发行方案如下:(1) 发行总额:不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等值。(2) 工具类型: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债券,符合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可用于补充商业银行的资本。(3) 发行市场:包括境内外市场。(4) 期限:不少于5年期。(5) 损失吸收方式:当发行文件约定的触发事件发生时,采用减记方式吸收损失。(6) 发行利率:参照市场利率确定。(7) 募集资金用途:用于补充本公司二级资本。(8) 发行方案决议有效期限:自股东大会批准之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

  银行股再融资方式实现重要创新 缓解二级市场“抽水”压力

  资料显示: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是去掉了次级债中赎回条款,增加了特定条件下减记和转股触发条款的“新版次级债”。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的推出,无疑被视为银行再融资的一个重要创新。该资本工具从政策定调到真正得到实践,历时近两年。

  2012年12月7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对合格资本工具认定标准作出界定,明确了“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的减记或转股的触发事件。根据《指导意见》,“其他一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指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5.125%(或以下)。“二级资本工具”触发事件是指以下两种情形中的较早发生者:银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减记或转股,该银行将无法生存;相关部门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该银行将无法生存。

  一年前的2013年1月1日,《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其中对减记条款的规定为:当触发事件发生时,发行人有权在无需获得债券持有人同意的情况下,自触发事件发生日次日起不可撤销对本期债券以及已发行的其他一级资本工具的本金进行全额减记,任何尚未支付的累积应付利息亦将不再支付。当债券本金被减记后,债券即被永久性注销,并在任何条件下不再被恢复。

  分析人士认为,交通银行的创新型再融资,打开了银行股补充资本金的又一重要渠道。这有助于缓解二级市场“闻银行融资色变”的惊恐,该消息无疑属于利好。

  央行推“常备借贷便利”维稳节前资金面

  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周一晚上发布消息:为落实201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和人民银行货币信贷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适度流动性,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自2014年1月20日起,人民银行在北京、江苏、山东、广东、河北、山西、浙江、吉林、河南、深圳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由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

  央行表示,2013年初创设常备借贷便利工具以来,央行适时向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提供了大额的短期流动性支持。此次开展的部分人民银行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是短期流动性调节方式的创新尝试,主要解决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完善中央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正常流动性供给的渠道。

  据悉,政策操作的对象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四类中小金融机构。期限分为隔夜、7天和14天三个档次。常备借贷便利全部以抵押方式操作。此次试点接受的合格抵押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国家开发银行及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公司信用债等债券资产,人民银行通过设置不同的抵押率来控制信用风险。

  央行称,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制度和抵押品管理框架,运用常备借贷便利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障春节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供给,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引导当地法人金融机构改善资产负债管理,平稳、适度投放信贷,合理控制同业业务,进一步改善期限错配等问题。

   相关阅读央行时隔三周重启逆回购 保障节前资金供应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