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A股“破净潮”蔓延 上市公司回购意愿不强

2014年01月17日 07:42    来源: 经济导报     宗晓

  考虑到过去发行股票经历了严格审核,现在又要回购注销,很多企业对此有抵触心理

  2014年以来,股市表现鲜见新亮点,让投资者很烦恼。相关统计显示,由于今年以来沪指下行,破净的股票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超过140只,第一巨头工商银行(601398)也于15日加入破净大军。即便如此,公司或大股东并无增持或回购意愿。山东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张延良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回购其实是企业发行股票的逆操作,我国不少企业就是发行股票融资迅速做大规模,对市值管理不太在意。考虑到过去发行股票经历了严格审核,现在又要回购注销,很多企业对此有抵触心理。央企成破净主力值得注意的是,在破净名单中,国企是“主角”,不少中字头的央企领衔破净榜。如*ST 鞍钢(000898)每股净资产6.5元,股价2.93元,市净率只有0.45,在A股排名垫底。中海发展(600026)、中国铁建(601186)等大盘蓝筹股,市净率均不到0.7。一贯财大气粗的银行,在这份名单中也抬不起头来。交通银行(601328)的市净率只有0.69,此前还在破净线上挣扎的工商银行也刚刚加入此行列,其他如招商银行(600036)等4家尚未破净的银行市净率也不到1.1,游离在破净的边缘。从破净数量看,银行股、钢铁股和交通运输股贡献较大,分别达到25只、24只和12只。其中,银行股破净比例高达2/3,且有上升空间,轻松“夺冠”;其次为钢铁股,破净比例已超过60%。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表示,银行股纷纷破净更多是体现一种预期,即从实施利率市场化开始,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转折。同时,影子银行监管、银行破产政策预期等都对银行业不利。他认为,目前中国的银行业主要是国有银行一股独大,中国的金融资产集中在银行体系,目前是产能过剩的行业,在整个经济结构转型、传统银行服务国企的背景下,银行的破净潮来临不足为怪。投资价值分化从以往破净股看,去年沪指1849点时有160只破净,2008年1664点,破净168只,2005年998点,破净177只,目前超过140只。杨海认为,从破净潮的角度来看,目前应该是底部渐行渐近,如果从中长期的投资角度考虑,一些破净股是具备投资价值的。对于这些破净股中具备投资价值的,杨海认为可关注银行股。从2013年的业绩看,银行股还是会保持一个合理的业绩增速,银行业的高分红率存在预期,也就是说目前整个市场的大幅下行空间,由于银行股的破净,也会被封杀,会有资金关注这一类个股。但是,即使银行股在破净之后有投资价值,也不能看得太高。其他产能过剩的行业,比如钢铁等行业,杨海认为难具备投资价值。回购难一般而言,为避免破净,上市公司会采用大股东增持或回购的方式进行市值管理。过去几年,汇金曾屡次增持银行股,在稳定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前,证监会表示,由于部分上市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为加强市值管理,监管部门召集9家银行和6家央企举行普通股回购座谈会。而目前来看,该部分企业尚未有回购动作。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等于向市场传达一个信号,公司的市场价值被低估了。如果回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市场会理解成公司管理层有信心将股价恢复到应有地位。张延良表示,缺钱是重要原因,回购需要现金,这对现金流糟糕、负债率高的企业形成挑战,尤其是那些经营困难的钢铁、交通企业,实现的难度更大。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中国的流动性风险是两个方面造成的,首先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市场化管控方式由原来的“量”变成现在的“价”;其次是银行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同业、理财业务占比增加,然而有效的市场还没有形成,容易形成流动性偏差。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证监会推出的优先股试点中,允许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募资进行二级市场回购。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回购普通股的同时能够发行优先股,公司净资产不会减少,同时资产负债率也不会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股票回购的动力。张延良认为,即便可以发行优先股筹资回购股票,也有资金运转期限搭配等诸多问题,操作并不容易。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