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5%,全年CPI同比上涨2.6%。12月CPI涨幅大幅低于11月份,创7个月新低,大大低于市场预期。国家统计局解释称,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暖冬”因素,都对CPI的回落产生了影响。
去年12月份,CPI环比上涨0.3%,涨幅从11月份的负数重新回到正数,表明当月物价总水平较上月有所上涨。不过,这一月的同比涨幅为2.5%,较11月大幅下滑0.5个百分点,表明较去年同期的涨幅开始回落。据测算,在12月份2.5%的物价总水平涨幅中,因上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为0,新涨价因素为2.5个百分点。
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出现六涨两跌的格局,其中,食品价格涨幅最大,为4.1%。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下降0.4%,衣着价格同比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4%,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同比上涨2.9%,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8%,其中房租价格同比上涨4.7%。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12月份CPI涨幅大幅回落,主要是当月蔬菜价格环比下降所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该月全国平均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属于暖冬,使得蔬菜生产和运输量稳定增加得到有力的保障;二是国内大白菜、西红柿、芹菜等蔬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下降。
对于2014年的物价形势目前专家看法不一。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2013年CPI低于调控目标主要是由宏观经济和市场因素造成的,预计今年的CPI涨幅将延续平稳态势。而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则认为,2014年通胀压力会远大于2013年,涨幅会在3.2%左右。海通证券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姜超的看法则与前两者皆反,表示“通货紧缩的魅影重现,经济增长前景堪忧”。
■相关新闻
PPI连续仨月环比持平
晨报讯(记者 孙春祥)与居民生活较为相关的是CPI,但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而言,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反映的是工业生产的冷暖。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PPI同比涨幅为-1.4%,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涨幅则延续此前两个月的零增长。PPI尽管同比依然为负,但同比涨幅连续两个月、环比涨幅连续三个月不再下跌,显示经济在企稳,但稳中偏弱。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约三分之二的行业在近几个月里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具体表现为,石油加工、水泥等非金属矿物制品、煤炭开采和洗选出厂环比有所上涨,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钢材等黑色金属冶炼出厂价格略有下降。
■专家解读
2013年物价涨幅:2.6%涨幅总体温和
2.6%的全年CPI涨幅,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
“无论是和经济增速相比,还是从历史上看,以及与国际对比,2.6%是比较温和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指出。
业界普遍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超过7.5%。相对于7.5%以上的经济增速,2.6%的物价涨幅是比较温和的。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我国CPI分别上涨3.3%、5.4%、2.6%,2013年的CPI涨幅居中,与上年持平。
2014年物价形势:涨价压力加大
新的一年物价走势将会是怎样的?物价调控应怎样应对?
“2014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会比上年加大一些。一方面‘猪周期’的高点按以往规律会在这一年出现,另一方面资源价格改革也会对物价上涨带来一定的推动。再加上经济已进入成本全面上升阶段,物价调控任务还比较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
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保持物价稳定,为推进改革和调整结构创造良好环境。会议还明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今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有助于价格的稳定。”牛犁说。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