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68点上方盘整多日后,上证指数昨日终于放量跌破前期的箱体震荡结构,盘中最大跌幅一度接近50点,创去年8月底以来新低。截至收盘,沪指跌1.8%,报2045.71点,成交额728.95亿元;深成指跌2.61%,报7818.46点,成交额1070.55亿元;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均跌逾2%。
悲观的市场情绪使得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下挫。纺织机械、农林牧渔、传媒娱乐、飞机制造、煤炭行业、水泥行业、汽车板块、房地产大跌;概念股板块中,互联金融、水域改革、上海自贸区跌幅居前。
三因素促生“黑色星期一”
在湘财证券策略分析师朱礼旭看来,“黑色星期一”的肇因主要有三:一是宏观经济趋势开始下行;二是IPO开始启动,对市场资金产生分流;三是市场传言出台“107号文”,令银行等板块承压。“如果证监会不控制新股发行节奏,那么(大量新股上市)对市场资金面的冲击会比较大。”朱礼旭告诉《大众证券报》。
公开信息显示,本周三起,新股申购就将展开,而本月将发行的公司数量已达26家。新一轮的新股发行速度已创A股历史之最。根据机构的测算,预计届时日均累计冻结资金影响量达到约600亿元/天,而陕西煤业阶段性冻结资金更将达到2200亿元。
巨丰投顾樊波从时点效应进一步解释了昨日大跌的缘由,“本次新股申购的前提是市值配售,也就是说假如我们明天申购新股,今天收盘后需要对持有的股票进行市值计算,超过1万元市值(深圳5千元)才有资格申购!时效性也会是昨日投资抛售股票的重要因素。”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网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27日,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只有5478亿元,为2012年4月有公开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新增股票账户数也维持在1.7万户左右的偏低水平。中金公司研报认为,这反映了近期的资金利率上升和IPO的重启对股市的存量和增量资金均产生了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IPO重启难改指数分化趋势
与前两日蓝筹股“万马齐喑”不同的是,昨日“两桶油”以及券商、保险股表现相对出色,如中国石化涨2.28%,中国人寿涨1.44%,海通证券涨1.11%。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石化尾盘出现一笔50869手的巨额买单,成交价每股4.48元,仅该笔买单耗资约2280万元。
同时,早盘坚挺的创业板指数午后开始跳水,“跷跷板效应”再度显现。截至收盘,创业板没有出现涨停股,涨幅最大的冠昊生物只有7.26%,但跌停股却达到8只,几乎包揽A股跌停板。板块内个股集体走弱的现象,在近期非常罕见。
朱礼旭对此表示,由于国内经济处在转型期,创业板作为新兴产业代表,未来值得期待,必将成为市场最重要的指数之一;不过短期来看,在一、二级市场没有建立稳定的估值体系之前,创业板还是以利空为主。
至于周期性蓝筹股的未来,朱礼旭认为近期难有起色,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在经济转型的要求下,大多数周期性行业公司不可能再上市,这对已上市的同行是潜在利好:未来一旦周期性行业出现破产重组,已上市公司通过兼并可以进一步提高行业地位。”
樊波对创业板则更显乐观。他称,市场短期“打新”高预期的反应很正常,不过从已获批文的创业板新股来看,虽然是暂停一年多后精挑细选,但缺乏行业龙头地位。而目前市场中已存在各行业的龙头公司,从投资角度说,谁的股票质地好,资金就流向谁,旧股和新股没有区别。因此樊波判断,随着申购的真正开始,市场将开始转暖,IPO不会影响创业板中期向上的运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