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股市场正处在第三次大轮回的尾段,2014年或是蓄势、过渡并酝酿转折的一年。一方面,第三次大轮回划上句号,并向第四次大轮回过渡;另一方面,市场炒作风格从“题材、概念”炒作向“国企、蓝筹”转折、过渡,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间或产生一个重要低点,并由此进入第四次大轮回的上涨周期,但要小心别在这次挖坑中受伤。
回顾2013年,A股市场经历了上半年放松预期落空后的大幅下跌,下半年在经济转型期的朦胧与新一轮深化改革的乐观预期中,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反弹,但受制于整体流动性紧张、资金利率高企、传统企业业绩增长不济等因素,主要指数依然表现低迷,创业板成了全年市场的唯一亮点。然而,福兮祸所伏,业绩无法跟上的大幅上涨为后期埋下了巨大风险。
创业板相比于主板市场的走强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包括:多数创业板公司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更高的长期成长性,理应获得一定的估值溢价;受制于偏紧的资金环境,市场始终缺乏系统性的投资机会,存量资金只能局限在中小盘个股中投资运作。此外,部分原始股东为达到高位减持的目的积极进行市值管理运作,也是部分创业板个股大幅走高的原因。然而,创业板股价的大幅拉升并没有业绩层面的显著支撑。目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高达55倍,业绩增长却仅为个位数。与此相对应的是,深市主板市盈率为19.4倍,沪市主板市盈率仅10.9倍,尤其是百业之王的银行业上市公司股价纷纷跌破净资产,如此大的估值差已远非合理范围,泡沫成分明显。
从A股历史上看,大盘股与中小盘股分化比较明显的一个阶段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当时代表中小盘的中小板指数从2009年11月23日至2010年4月13日 上 涨9 .97%, 而 同 期 上 证 指 数 下 跌4.3%,分化持续时间近5个月,市场表现相差14 .3个百分点。再看最著名的2000年科网股泡沫阶段,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指数从1999年10月29日开始出现分化,至2000年3月10日纳指达到5132点的历史高点,期间涨幅78.5%,同期道琼斯指数下跌5.8%,两者差异达到84.3个百分点,持续时间也近5个月。
回到创业板指。创业板指从2013年4月17日起与主板指数开始明显分化,至10月10日达到最高点1423.96点,期间涨幅高达68.3%,同期上证指数下跌0.2%,两者差异达到68.5个百分点,持续时间略多于5个月。从历史看,不论从估值角度,还是从持续时间角度,创业板与主板的市场表现分化均已达到历史极致。
几百年的股市历史告诉我们,泡沫终将破灭。尽管短期内,高送转预期、IPO重启的博弈因素等使得部分创业板个股仍然活跃,但放眼2014年,创业板将大概率地经历一轮惨烈洗礼。如何规避创业板的估值回归风险,将是投资者2014年的重点任务之一,避免大幅度亏损也是投资成功的必备能力。纳斯达克指数泡沫破灭时的走势和2007年A股泡沫破灭时的惨痛教训需时时印在心里。
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仅有3年春节所在月份上证指数下跌,2001年、2008年和2013年分别下跌0.38%、0.80%和0 .83%,跌幅都较小,所以不宜对1月指数表现过于悲观。“高送转”是岁末年初的传统节目,不妨适度关注。不过,一旦大盘抵抗性反弹结束,中期市场或还将再次下探。操作上,对多数创业板个股,投资者需保持风险意识。不妨继续关注防御性特征明显的医药、食品饮料,以及航天军工、环保节能、信息安全等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