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破解内生流动性难题 应转变经济结构

2013年12月30日 07:10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在2013年,流动性悖论从未如此鲜明地显现。一方面,广义货币M2余额突破百万亿,截至11月末,已达107.93万亿元;另一方面,6月末和12月末,银行间却出现罕见的流动性紧张状况。

  货币供应量不断高企背景下的流动性紧张,究竟“紧”在何处?应如何解决?

  内生流动性难题

  12月末再度出现的银行间资金价格飙涨,让一个略显晦涩的词汇“内生流动性难题”再度引发各界关注。

  何为“内生流动性难题”?在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看来,流动性的内生性压力和宏观面的债务冲顶、经常账户盈余收窄、国际收支的拐点都源于一条逻辑线索:生产率衰退(潜在生产水平的衰退)。

  刘煜辉进一步解释说,从内部状态看,不仅是金融部门,整体经济的流动性错配可能都累积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从非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看,负债端久期明显变短,这是因为近年来以“票据+非银”的银行影子业务规模迅速膨胀,但资产端却明显变长,大部分资金流向基建、地产和其他高杠杆低效部门,形成资金的沉淀,周转率大幅下降。

  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由于产业部门回报率的下降,银行体系低成本负债资源趋于枯竭,近年来只能用更短的、不稳定的、高成本的负债(同业+理财)去支持其信用资产,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的脆弱性。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钱军辉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国特有的结构性流动性紧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和软预算约束问题,造成了整个市场资金短缺;另一个是当下企业和地方政府负债较高,很多实体需要借新还旧,也加剧了流动性紧张。

  降杠杆的决心

  刘煜辉认为,要彻底解决流动性压力,依靠央行一家之力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如果不减杠杆,流动性压力不可能自动消失。而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提出的“降杠杆”到底能执行到什么程度,最终取决于决策层心中的底线。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内生流动性难题不是真正难题,其实就是一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因为单纯从流动性的角度而言,很难明确社会需要多少资金。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想要资金的地方很多,地方政府就成为最主要的高利贷借款者。现在必须把大的口子卡住,然后再深化金融改革,实现资源市场配置。这就是调经济结构的问题。

  钱军辉则认为,需要让国企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自己的债务负责,国家不能兜底,这样银行才会对贷款需求谨慎对待。而针对高企的国企债务和地方平台债问题,需要用包括变卖资产、民营入股等方式为国企和地方政府减杠杆。

  目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要着力防控债务风险,提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郭田勇表示,单纯来讲流动性,金融资源配置很大程度上还是和实体经济的结构相关性比较强,我们只有从实体经济上深化改革,淘汰掉占用资源多、效率低的行业。占用资源多、效率低的行业往往有政府的隐性担保,这一现状不解决,就很难控制金融机构的资金进入,内生性的流动性难题自然也就无从破解。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