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银行又现“钱荒”迹象。19日,由于部分金融机构未能轧平头寸,银行间市场本币交易系统被迫延迟至17时收市,而不少品种加权利率均刷新了6月“钱荒”以来的纪录。其中,1个月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跳涨至8.42%。与此同时,市场上还传出银行间同存违约的传言。为此,19至21日,央行连续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这显示银行资金面紧张的局面的确已经比较严重。
从表象来看,资金面紧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当其冲的是存款准备金净上缴压力,以及金融机构存贷款季末“冲时点”,要求各金融机构补充资金满足合规要求;其次,央行意外连续第五次暂停逆回购,美联储超出市场预期进程缩减QE规模,以及互联网金融理财造成的存款搬家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担忧。多重因素的交织,导致金融机构纷纷加入“借钱”行列,从而造成了资金供需紧张的局面。
但是,在“钱荒”的背后,凸显的却是中国金融资源错配的格局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以及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艰难。在上述看似合理的理由背后,不排除部分金融机构并没有吸取6月“钱荒”的教训。一方面,它们并没有真正调整业务结构,甚至赶在银监会“9号文”下发之前,继续做大同业业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没有很好地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有效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尽管与6月份的“钱荒”有所不同,但本次资金紧张的背后,依然是结构性的缺钱,依然是因为商业银行将钱过度地集中在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高杠杆化的理财产品等业务中,没有投放到迫切需要资金的中小微型企业手中。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中国的金融机构不能真正地调整业务机构,去除畸形的高杠杆,只要上述几个因素叠加的话,在2014年中国的银行还会时不时地闹点“钱荒”。
针对此次“钱荒”,中国央行依然延续了“不乱放水”的操作思路,启用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一方面安抚市场,称“如必要将据财政支出进度情况,继续向符合条件金融机构通过SLO提供流动性支持”,表达出对市场缺钱的状况不会放任不管的态度,避免结构性的缺钱对市场的影响进一步放大;与此同时,央行也传达出,不会轻易地降准、降息进行大面积“放水”,依然会坚持锁长放短、中性从紧的货币政策信号。
尽管这一操作思路会遭到一些人士的批评,但从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是值得肯定的。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央行坚持倒逼金融机构去杠杆、更多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既与刚闭幕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符合;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挤压房地产业累积的泡沫、释放地方债务风险。
需要提醒的是,央行在坚持推进金融机构去杠杆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遭遇来自很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比如,在挤压泡沫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经济增速低于预期的压力,是继续恢复原有的刺激政策,还是顶住压力继续引导企业调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对于美国QE退出、美元走强的外部因素影响,如何对冲、如何去调整“蓄水池”?面对这些可预期或不可预期的挑战,都需要决策层拿捏好尺度、做出最优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