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若6月重现,市场又经历着一轮新的资金紧张。
数据显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期限利率近期出现连涨态势。其中,14天期利率在上周五(12月20日)上涨78.5个基点,至7.003%,这也是自今年6月26日以来,该品种利率再次突破7%。钱,究竟去哪儿了?针对这一热点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本期深入采访相关交易员和专家,对流动性紧张背后的成因、解决之道等进行剖析。
近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期限利率近期出现连续大涨的局面。其中,14天期利率在12月20日甚至大涨至7.003%。
某股份行同业业务交易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轮流动性紧张主要是因为跨年资金需求旺盛,加上QE超预期提前退出,而央行连续五期公开市场零操作,也造成了一方面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供给减少的局面。“但总体资金面情况仍在可控范围内,与往年规律基本保持一致。”
某券商债券分析师认为,未来短期内资金面情况仍会比较紧张,指望热钱流动的方向发生改变,希望资金面自然缓解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还需央行给市场持续注入流动性,以保持流动性的相对可控。
Shibor连续多日飙升
北京时间12月19日凌晨,美联储宣布每月缩减10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虽然多位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QE退出对中国市场的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但随着中国央行公开市场连续五期零操作,资金面仍遭遇了一定的紧张。
12月19日,Shibor连续第3日全线上涨,其中14天期利率上涨114个基点,至6.218%;1月期利率上涨33.62个基点,达7.1012%,其他中长期利率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
而央行在12月20日早间并未如市场预期那样重启逆回购,银行间利率继续全线大幅上升,其中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10%,7天回购利率最高至9.8%,6月的流动性紧张局面恍如再现。
值得一提的是,当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系统延迟半小时至17时收市。一位股份行资金交易员称,这种情况此前很少出现,上次是在6月。
而央行终于出手 “解囊相助”。央行12月19日表示,近期央行已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向市场适度注入流动性。市场人士认为,央行主动披露SLO信息,缓和市场恐慌情绪的意图明显。
但央行的公开表态似乎并未对资金面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市场资金面在年末临近之际仍继续趋紧。
12月20日,Shibor再度飙升。当天,隔夜利率再度上升8.1个基点,达3.927%。而7天、14天、1个月期品种利率均超7%,其中,7天利率更是飙升118.2个基点,达到7.654%。同时,银行间市场的利率大涨也导致债券市场哀鸿一片,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大幅走高。
主要受QE退出等影响
从种种表面迹象来看,这一轮的资金面紧张都仿佛是6月份流动性紧张的再度上演。不过,若从助推这两轮流动性紧张的直接因素看,两者仍有些差别。
前述交易员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表示,这一轮资金紧张主要还是因为年末的原因,年末银行对存款的需求比较大,而受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冲击,银行的创造能力有所减弱,再加上QE超预期的提前退出,也就造成了一方面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供给减少的局面,所以出现了资金面的紧张,特别是跨年资金的紧张。
前述交易员认为,与6月流动性紧张情景最大的不同在于,本轮资金面收紧实际最初源于存款准备金净上缴冲击。在资金面逐步趋紧、而公开市场继续“零操作”的背景下,大行主动提高备付,以往市场主要资金融出方纷纷加入到借钱行列,导致资金供需形势紧张。
“而6月份的流动性紧张则主要是由于银行有违约的情况出现,总的来说是由于突然的违约消息的诱导。”上述交易员表示。
上述债券分析师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轮资金面的紧张和美国QE的退出还是有一定关系,虽然之前也出现过流动性紧张局面,但如果没有热钱流出的预期的话,资金面不会紧张到这个程度。
“6月份的流动性紧张,很大程度是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缺陷引发的流动性管理危机。“总的来说,这一轮受热钱流出的影响更大一些,前一轮可能是受结构性影响更大一些。”上述债券分析师表示。
央行应对更为主动
距离2014年还剩下最后几个工作日,对于短期资金面情况,上述交易员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年末最后这几天资金面可能还是会比较紧,可能到下半周会逐步有所好转,因为各家机构的跨年资金都准备得差不多了,而跨年之后资金面就会有所缓和。
上述债券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短期内资金面还是会比较紧张,可能还是需要央行进行流动性管理,来缓解市场流动性的紧张。
“但要指望热钱流动的方向发生改变,希望资金面得到自然缓解还是非常困难的,还是需要央行给市场持续注入流动性,以保持流动性的相对可控。”上述债券分析师称。
12月20日晚间,央行再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针对今年末货币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央行已连续三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备付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
在上述债券分析师看来,与6月流动性紧张情况相似的地方在于,央行都是保持相对比较紧的货币政策,没有给市场提供持续的流动性支持。但央行目前已启用了SLO,给市场注入一定流动性,从央行的态度来看,应该说可以避免重现6月流动性紧张局面。
不过,从短期看,启用SLO工具的效果不会立刻显现。上述交易员告诉记者,市场的预期和反应需要时间,而且11月跨年资金的需求就已开始增加,所以市场对中长期限的资金情况不是太乐观。
事实上,自6月出现流动性紧张后,从央行的表现也可总结出一定规律,即一方面央行不会主动去投放很多流动性,但当市场资金面非常紧张时,就会运用逆回购、SLO等手段来缓解,稳定市场预期。
一位债券研究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此轮流动性紧张中,央行的态度与6月时的不同之处在于,央行注入流动性更为主动且公开,意在稳定市场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