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系统延迟半小时收市的传闻不胫而走。人民银行及时出手,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
本周货币市场流动性突然趋紧。加上同样的交易延迟情况在今年6月 “钱荒”事件中曾经出现,一度造成资金紧张、拆借利率飙升的滚雪球效应,市场人士担忧年末险情卷土重来。央行的举措维护了目前市场的信心,用行动打消了疑虑。
昨天16:55,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官方微博“@央行微播”发布消息称,央行已运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调节市场流动性。微博中这样表述:历年,年末市场流动性状况受财政收支情况等因素影响较大。近期,已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通过SLO向市场适度注入流动性。如必要,将据财政支出进度情况,继续向符合条件金融机构通过SLO提供流动性支持。未来,将视流动性余缺情况灵活运用SLO调节市场流动性。
央行出手向市场“放水”提供流动性支持,并且几乎同步发布消息,在网上引来一片欢呼声,认为“稳定预期很重要”“体现前瞻性和灵活性”“预示着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走向成熟、走向透明”。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网的数据显示,本周以来,多个期限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突然陡峭上升,一改之前较为平缓的趋势,显示出资金面年底前转向紧张。12月19日,1周、2周、1个月的SHIBOR分别涨至6.4720%、6.2180%、7.1012%,比上周末数据上浮了40%左右,表现最为明显。
分析人士认为,年底前市场资金短期紧张是季节性特征,市场机构普遍会将年底流动性备付工作提前,资金面依然比较脆弱,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财政存款投放、银行面临的考核压力及理财资金等到期的接续缺口。因此,到春节以前的这段时间投资者仍要密切关注流动性压力。央行的此次出手,证明了流动性风险在可控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