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网购浪潮来袭 告别百货店

2013年12月16日 07:26    来源: 北京晨报    

  2013年,传统百货公司离我们又远了一步。在“双十一”、“双十二”裹挟的网购浪潮中,在购物中心发展的狂潮中,百货商店的地位进一步被边缘化,一大批百货公司悄然谢幕。

  不过,并非只有伤心,我们的调查发现,传统百货商的经营者已经顾不上伤感,而是主动狂奔在谋求转型的路上。消费者们正在欢快地奔向新的商业业态,百货商们也早就发力,一心要跑在消费者前面。

  太平洋百货北京盈科店、五棵松店相继关门;大洋百货无锡店、武汉店因租约到期、租金上涨先后关门撤离市中心;日本零售巨头伊势丹百货先后关闭其在上海、济南、沈阳的门店;百盛也相继关闭了四家在华店面……

  百货公司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日子。不少百货公司的门口总是排着长队,一些百货公司在最高峰时为了控制人流量甚至推出了3毛钱一张的门票。百货公司的柜台小姐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充当着时尚的符号,“她们化着精致的妆、高傲地昂着头”。

  在很多人眼里,电商是杀死百货业的凶手。因为百货公司的“衰退史”几乎就是电商的“成长史”。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使没有电商的冲击,百货公司的好日子也早就结束了。

  与十年前相比,百货的综合毛利已经从30%下降到18%左右。“不得不说,百货公司也让人越来越觉得无趣了。它在1880年代是摆满货品的带顶棚走廊,在20世纪40年代是出售各类商品的高楼大厦,然后,就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盈利能力减弱正在成为制约百货业利润的一大难题,而当商业地产的租金出现飙涨时,百货公司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在业内人士看来,百货公司与当下主力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产生了错位,让消费者渐渐疏远了百货公司。“过去,消费者将百货公司当作生活方式的教科书。现在,他们只将它看作一个生活场所,希望在其中完成他们聚友、购物、休闲的综合需求。”在这点上,柜台林立、空间逼仄的百货公司像一件不合时宜的衣服,被消费者丢弃在一旁,变得黯然。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