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机构债市调仓路线调查:基金券商减仓近300亿元

2013年12月11日 09:42    来源: 东方财富网    

  近日,中债登披露的11月债券托管(按投资者)数据显示,基金类机构在当月减持了138.50亿元, 保险 机构也减仓83.12亿元。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是 债券基金遭遇较大赎回压力;另一方面险资对债券的整体配置需求也在下降,因为其资金成本在6%左右, 利率债难以满足配置要求,而低评级信用债又无法进入投资范围。

  12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自6月以来,在债市配置方面,基金减持208亿元;券商减持85亿元;险资、 银行 分别仅增567亿元和3720亿元。并且在具体调仓思路上,险资与基金、银行的态度截然不同,前者在减仓 利率债,加仓中期票据;后两类机构则恰恰相反。

  11月,商业银行也放缓加仓节奏,当月仅新增629.76亿元,其中全国性商业银行仅增273.19亿元。

  基金率先出逃

  事实上,从6月初债市行情见顶开始,各类机构的资金砍仓债券的步骤并不一致。

  记者从债券托管的变动中分析发现,6月,基金类机构已率先大举减持债券达617.18亿元;在银行类机构中,仅有外资银行、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分别减持121.75亿元、76.49亿元和33.13亿元。

  到了7月,债券熊市的势头逐渐明朗,各大机构资金开始夺路而逃。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大举减持1018.52亿元,券商减持118亿元;保险公司也放缓加仓的步骤,当月仅增加3.43亿元。

  进入9月份,债市行情逐步企稳。保险公司才开始减仓96.26亿元,商业银行、基金等机构也是在小心增仓的状态。然而在10月份的行情没有继续大幅下跌,而是逐步走稳之时,无论是银行、保险资金还是基金,都开始大举增仓,分别增持1404.70亿元、230亿元和368.39亿元。但是11月的债市行情走势继续下跌,给这些入场资金一记“闷棍”,于是新一轮的砍仓重新来临。

  “10月份各类机构属于被动增持的成分较多,因为当时的发行量不小。”一位城商行资金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尤其是10 月以来的国债、金融债供给较大,而商业银行作为承销商,被动增持较多。

  截至11月底,各类机构的托管量与5月末的数据相比,基金类机构总体上减持208亿元;券商减持85亿元;保险资金仅增加567亿元;商业银行虽然增加了3720亿元,不过其加仓的资金量远远低于今年前5个月5131亿元的规模。

  保险、基金南辕北辙

  记者调查发现,在各类债券品种的配置思路上,银行、保险、基金和券商的配置思路迥异。与6月底相比,保险资金在11月增持123亿元的中票,减持14亿元企业债,尤其是减持了79亿元的国债和188亿元的商业银行次级债。

  “11 月保险资金在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上都有明显的主动减仓,除了利率债外,保险还主动减仓了企业债。保险今年以来对中期票据较为偏爱,前11 个月主动加仓力度始终为正。”中投证券也表示。

  “保险资金现在对国债等利率品种兴趣并不是很大,不属于标准配置的资产范畴,主要是因为票面利率并不高。”北京一位险资债券研究员向记者表示,所以主动减仓利率债,加仓中期票据。

  另一方面,随着保险投资渠道拓宽,其对债券的整体配置要求也在下降。以太保为例,其三季报显示,在固定收益类品种里,债权投资计划的规模为342.44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20.8%;包括保户质押贷款、 理财产品在内的其他固定收益投资规模也达122.63亿元,增长27.3%。而债券投资规模增速比2012年末仅增长12.2%。

  其他保险公司也类似。 中国人寿 在三季度末的贷款规模达到1075.92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33.8%,原因是保户质押贷款规模增加以及加大债权计划投资配置规模。受益于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增加影响, 新华保险 的归入贷款及应收款的投资也达到142.32亿元,比2012年末增长4520.8%。

  与险资的操作思路有所差异。基金类机构却在大举减持企业债高达472亿元规模,减持中票的规模为204亿元;而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身上,基金分别增持171亿元和669亿元。

  事实上,这种调仓思路从7月开始显现。“应该主要是 货币基金在调仓,它也需要配置流动性好的资产,而且利率债收益已经很具备配置价值。”上述资金部人士分析。银行的动作与基金类似。与6月底相比,其增持国债2772亿元;增持政策性金融债1843亿元;但减持723亿元中票。

  该人士表示,除了利率债已经具备配置价值外,银行首先是出于流动性管理的要求,信用债的流动性肯定弱于利率债;其次是从监管指标上看,利率债是零风险的,银行持有利率债按照无风险资产计算,信用债按照不同比例的风险权重计算加权风险资产,一般为100%。


(责任编辑: 张桔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