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武汉电信诈骗案老人、高知和宅女最易上当

2013年10月30日 20:1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王威 吴艳 徐金波

  中新网武汉10月30日电 (王威 吴艳 徐金波)近年来,武汉警方为提醒市民防范电信诈骗,坚持不懈的宣传、拦截,广大媒体也不遗余力的广泛报道,但仍有人上当。到底哪些人容易受骗?30日,武汉警方对该市下半年以来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进行分析后,归纳出最容易上当的三类人群:老人、高知、宅女。

  武汉市公安局治安局民警邹志纲负责全市重大电信诈骗案件的回访和分析。据她统计,下半年以来,全市发生的受骗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件中,从受害人年龄上看,5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78%;从职业上看,从事科研、教学等工作的高级知识分子占50%;从性别上看,女性占61.4%,从活动区域上看,无工作或退休长期在家的占64%。易受骗人群可归纳为三大类:55岁以上的退休老年人、从事科研教学的高级知识分子、无工作长期在家的女性。

  民警回访中还发现,几乎所有的受害者都表示自己从没注意过媒体或警方的防骗宣传。要么从来不看报纸、电视,要么不关注这类新闻,即使去银行也从不留意相关提示和展板。

  武汉市公安局高级心理咨询师汪少萍分析,老年人,由于所受的教育,大多内心单纯、善良,戒备心理较弱,容易轻信他人;高知群体则有较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一旦被指其“涉嫌犯罪”,急于证明自己的清白,而这三类人群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工作圈子相对狭窄、封闭,人际关系单一,与外界接触较少。骗子之所以频频得手,正是击中了这类人群的“软肋”。

  此外,从电信诈骗手段上看,冒充公职人员诈骗受害人钱财案件占44%,假冒熟人诈骗占17.5%,短信中奖、刷卡消费、购车退税等其他类型每种所占比例都不足10%。从转账渠道上看,95%以上的受害者都是通过网银或ATM机在“无人”情况下转了款。汪少萍分析,这些骗术利用了人们“恐惧”、“贪婪”的心理,如冒充公职人员诈骗中,受骗者大多心存畏惧,为了洗清“嫌疑”落入圈套;冒充熟人诈骗中,则受骗者大多出于为亲友担忧,急于提供帮助的心理;而中奖诈骗则利用了受骗者的贪心。人们在这类情绪的影响或支配下,往往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甚至丧失基本的辨别力,被骗子“牵着鼻子走”。因此她提醒市民,遇事一定要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

  武汉市公安局治安局刘选荣副处长说,目前公安机关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从宣传、拦截等各方面加强防范电信诈骗,如除了在媒体上宣传,还制作防骗动画短片向社会免费发放、300万份防骗提示卡送卡入户、深入高校、单位开展防骗宣传活动;指导银行网点落实进门有提示、转账有提示、ATM机加装语音提示等防范措施;下一步,警方还将针对电信诈骗的新特点,在全市银行施行客户开办网银、借记卡时发送《警方提示卡》,建立银行账户快速冻结新机制,搭建全市拦截电信诈骗咨询平台等新举措。他呼吁,民众平时请多留意警方和媒体的防骗宣传、提示,不断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