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永续债”初期或面临需求约束

2013年10月30日 07:46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近年来,证券市场产品创新不辍,在纯债务或纯权益范畴衍生出多类新型产品之后,一系列兼具股债双性的跨界混合证券陆续进入投资者视野。典型的例子便是号称“股票中的债券”的优先股。目前优先股尚未胎动,被视为“债券中的股票”的永续债却率先落地。据银行间公告显示,武汉地铁集团已于28日完成2013年可续期公司债券的簿记建档工作,并于29日正式开始发行。该期债券没有载明到期日,而是赋予发行人每五年续期五年的选择权,被视为内地版永续债的破冰之作。

  市场人士指出,永续债的混合资本证券属性,对于金融、公用事业、城投等领域企业具有特殊吸引力,而对于投资者而言,相当于提供了一种高评级发行人的高收益投资工具,在国内具有长远发展的空间,但需求群体需要培育,且在目前债市较为低迷的背景下,市场对创新产品的接受度存疑。

  武汉地铁集团本期债券简称“13武汉地铁可续期债”。所谓可续期是指,在本期债券每5个计息年度末,发行人有权选择续期5年或者全额兑付,因此没有明确的到期日。此外,利率采用浮动利率形式,票面利率由基准利率加基本利差确定,基准利率每5年确定一次,基本利差由簿记建档程序确定。

  尽管在称谓与条款设计上,与海外成熟市场永续债券尚存在一定差异,但“13武汉地铁可续期债”已具有永续债的基本雏形。工银瑞信专题报告指出,海外永续债不规定到期期限,持有人也不能要求清偿本金,但可以按期取得利息。除久期长之外,永续债通常设置有多种权利条款,例如赎回条款、利息延迟支付、息票步升条款及转换条款等,其偿付顺序一般低于高级债务,违约触发条件比普通债券宽松,票息水平相应比一般债券要高。与海外永续债相比,“13武汉地铁可续期债”具有“永久性”、利率可变、可赎回等特点,但没有设计利息延迟支付或息票步升等条款,偿付顺序也等同于普通债券。

  尽管高票息特征,意味着永续债的融资成本较高,但永续债的类权益属性,对于某些行业的企业具有特殊吸引力。

  与优先股一样,国际上将永续债归为混合类资本工具,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永续债可以计入发行人净资产。对于银行等金融企业,永续债一般被视做可计入非核心一级资本或二级资本的混合资本工具;而对于非金融企业,其发行的永续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在财务报表中体现为权益工具而非债务工具。因此,金融机构和公用事业企业是海外永续债的两大主要发行人群体。

  这一点,未来在国内市场上可能同样成立。中金公司报告指出,国内发行人选择永续债的动机可能有三类:第一,为满足新资本管理办法规定,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发行永续债并补充资本金的动力;第二,企业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例如“13武汉地铁可续期债”的募集资金就计划用于武汉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第三,高杠杆率企业用于突破发债空间限制。永续债在一定条件可计入权益,对于电力等债务杠杆比率已经很高的、普通信用债发行空间有限的企业,具有一定吸引力。此前市场即盛传,电力企业国电电力也计划发行一只“长期限含权中票”,被称为永续中票。

  此外,联合资信首席信用官陈东明撰文指出,由于永续债发行成本较高,更有积极性发行永续类债务的企业应具备投资期限长,融资需求强烈且又面临一定的再融资压力,对利率成本差异敏感性相对不强等特点,国内发债主体来看,高评级的城投类企业更符合这些特征。

  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指出,在境内适时推出永续类债券有利于丰富我国债券市场产品序列,满足发行人和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目前,发改委、交易商协会对于推出类似创新产品的动力很强。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的创新都是站在发行人的角度,缺乏投资者角度的考虑,这会导致创新品种的销售问题。

  中金公司报告指出,中国发展永续债及优先股最大的瓶颈仍在于寻找需求群体。永续债由于期限较长且流动性较差,适合配置型机构持有。目前只有保险或银行投资户等是合适的潜在需求者。其中,保险保费收入增长乏力,加上债权计划等竞争性产品的存在,潜在需求空间存疑。而银行理财、基金等对这种长期限产品的需求可能不大。此外,对投资者而言,该类产品至少还有三个障碍待明确:一是,会计处理和永续债性质的认定尚有待明确。二是,该产品中债估值方法等也尚未明确。三是,流动性堪忧。

  该报告还称,永续债诞生的时机并不算理想。在目前债市较为低迷的背景下,买方市场明显,对创新产品的接受度存疑。

  据武汉地铁公告,“13武汉地铁可续期债”首期基准利率为2.89%,基本利差为5.61%,比上限5.70%只低9基点,首期票面利率为8.5%。而同日发行的债项评级低一小档的7年期13宿迁城投债利率为6.88%。武铁可续期债需求情况并不理想。

  不过,永续债的发行企业资质一般不低,票息又高,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高评级发行人的高收益产品,且可用于久期调整,从长远来看,需求将不会始终构成永续债发展的障碍。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