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民营银行可以走多远 暗藏哪些风险

2013年10月22日 07:37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期主持: 张竞怡

CFP图

■ 本期嘉宾:

  孙立坚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

  周德文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陆 磊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

  奚君羊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编者按:

  近期,苏南银行、华瑞银行、苏宁银行、锡商银行、中联银行等多家以“银行”命名的民营企业,陆续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名称预核准。与此同时,20多家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蜂拥涉“银”,也在A股市场上掀起一波民营银行概念热,吸引资金竞相角逐,相关概念股近一个月来累计涨幅超过30%。

  那么,缘何民企大佬们热衷开银行?看起来美好的民营银行背后是否隐藏风险?

  话题一

  为啥争办银行

  资本是逐利的,有利可图就能吸引资本,事实上银行业存在高收益现象,纵观所有的行业,银行收益稳定

  截至9月底,已有10家民营银行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名称预先核准,目前仍有多家企业陆续提出成立民营银行意向。民资争相申办银行的背后有哪些原因和现实需求?

  孙立坚:因为民营企业对金融服务的现状不满意,目前银行贷款仍需政府信用担保、抵押等,而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获得贷款,具有产业资本的民营企业家看到了这种资金需求。诸如苏宁、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有产业资本,有闲散资金,他们愿意来提供金融服务,也就是说今天银行的“不作为”激发了民营企业。对企业家来说,有商业利润,有市场需求,就完全可以参与进来。

  另外,民营资本青睐银行业也存在对银行业的误解。部分民营企业认为金融领域能够更快地以钱生钱,因此在实体经济发展不下去的时候,转身投入银行。企业生存成本高了,又遇上了市场萎缩,环保治理加强,实体经济不再那么容易赚钱了。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又使得资本没有其他途径生钱,当他们看到民营银行这个市场,就一拥而上了。

  奚君羊:民营企业热情高涨的原因有几方面。首先,民营企业融资状况近年来并不理想,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一直存在,他们发现自己成立银行,有望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其次,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本身就有产业多元化的需求。在民营企业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对产业没有要求,比较单一。但规模大了以后,多元化策略可以使得企业经营状况更为稳定,俗话说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样道理,跨行业的经营模式,使得企业在一些业务受到冲击时,其他业务依然稳定发展,为业绩稳定性提供更多保证。

  最后,民营企业建立银行确实也受到银行高盈利高回报的诱惑,从上市银行业绩来看,银行确实是个赚钱的行业,民营企业也想从银行业这个大蛋糕中分得一块。

  陆磊:资本是逐利的,有利可图就能吸引资本,事实上银行业存在高收益现象,纵观所有的行业,银行收益稳定,总收入盘子大,这对企业来说具有吸引力,符合企业的认知逻辑。

  目前,中国存在实体经济求金融的现象,尽管中国金融总资产水平世界第一,但实体经济对金融资源仍有饥渴症。

  更为重要的是,实体经济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工业企业刚性利息支出超过全民贷款增量,等于工业企业创造的收入都送到了银行系统内。

  话题二

  有何比较优势

  民营银行的股东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企业经营上有经验,在识别企业优劣方面有信息、经验上的优势

  银行业对民营资本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即使不算大行,国内已经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商行,377家农商行,还有147家农信社,村镇银行也要达到1000家,街上银行网点多过米铺,加之小贷公司和不断涌现的互联网金融,金融竞争日趋激烈。民营资本介入银行业有何优势,民营银行具有与其他银行一争之力吗?

  奚君羊:民营银行的股东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企业经营上有经验,对同行业企业经营状况把握比单纯的银行家更加充分,在识别企业优劣方面有信息、经验上的优势。民营企业如果能将行业和金融较好结合,能实现银行业务发展与产业发展互补。

  此外,民营资本对市场的敏感度更好,比银行更市场化,因为企业是在市场当中成长起来的。

  国有银行内部体制、机制还不是很理想,目前银行高管甚至还是政府官员,银行经营往往还要考虑高管的官员身份,行政思维较重,并不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而民营银行在体制机制上会更为灵活,在激励机制上力度会更大。

  陆磊:先看劣势,就安全性来说,我们并不能说民营资本参与银行业就不安全。从银行发展的历史来看,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行都经历过不良贷款核销、剥离的过程。最终这些银行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破产,这个成本由财政、基础货币承担了。而财政承担最终也是全民承担,增发基础货币也是通过通胀来转化成本,可见国有资本也并不一定安全。

  从优势来看,大型银行喜欢做总对总的业务,即将金融资源投入到大型国企、央企中。

  民营银行的出现在中小微型企业贷款领域将发挥作用,金融资源配置有望发生改变。

  孙立坚:国有四大行较民营资本有两大优势:一方面是人才优势;另一方面是资本积累深厚。

  不过,这些优势可以转化为民营银行的。特别是人才方面,国内银行业已经集中过多金融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但是民营银行的进入,由于其激励机制更为灵活,真正的人才会得到更为合理的人力成本回报,会发挥出更大的专长。

  话题三

  如何准确定位

  全国90%的中小企业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小微企业更甚,这个比例甚至高达到了95%

  民营银行占得一席之地的机会不小,不过到底是跨行业,隔行如隔山,民营银行如何准确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呢?

  孙立坚:首先非常肯定的是民营银行不能走传统银行模式。我不鼓励民营银行吸收存款。民营银行更应该走“硅谷金融”模式,民营银行业务不涉及吸入存款,只以风险资本做贷款。

  中国银行业现有的贷款模式根本无法满足有差异化业务特征的小微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民营银行可以充分调动海内外高净值人群和成功企业的财富收入以及产业资本去支持回国创业的海归人才和受过良好高等教育训练的知识人才的创新业务。

  民营银行甚至可以引进海外成熟的天使基金团队,并动用一部分国家的创新资金,经由第三方项目评估的专业机构认证和专业金融部门的运作,来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

  奚君羊:民营银行股东本来就是从事某些特定行业的,将这些行业作为自己的目标客户,再从熟悉的地域着手,出现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较低,也降低了风险。

  另外,民营银行应该循序渐进,不能一开始摊子铺得太大。银行业是一个专业化非常高的行业,从流程、途径到方法需要摸索,民营银行应该逐步得到发展。

  陆磊:目前商业银行同质化严重的大背景下,定位于服务社区、小微企业民营银行可能是监管层认可的民营银行模式。中国银行业不缺顶层设计,缺与市场无缝对接的遍布全国的基础性金融机构。

  周德文:我参加过全国工商联的调研,当时调研涵盖了全国16个省市,调查的结果令人惊讶不已,即全国90%的中小企业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倒过来说,也就是90%的中小企业不可能从银行取得任何贷款。小微企业更甚,这个比例甚至高达到了95%,它们都没有与银行发生过借贷关系。

  究其原因,这与我们金融机构设置不合理有很大关系。国有资本不可能去设立那些小银行,那就把这块蛋糕拿给民间资本去吃,让民间资本去筹建与中小企业门当户对的小银行。

  对温州的金融改革我也提出过,至少应在三个方面寻找突破,其中一条就是允许民间资本真正进入金融服务领域。金改成功标志是什么?从企业角度出发,主要是看能不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果三五年之后,中小企业觉得在温州融资已经不那么难了,融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了。

  话题四 

  暗藏哪些风险

  历史上民营企业办银行已经有惨痛的教训,德隆做银行主要服务于自我融资,等于为自己找个钱袋子,后来垮掉

  民营银行面临不仅仅是从实业到金融的跨界经营,银行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民营银行这个外行人更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难关,如何控制自身风险将是最大的课题。

  孙立坚:金融与商业两者完全不同,一个是管理风险,一个则是管理成本。资金可以使用民营资本资金,但管理运作需要金融人才主导,以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为例,他只是作为最大的股东进行投资,其他则由专业经理人处理。

  而民营银行大股东一定不能参与经营,民营企业家不擅长做“银行家”,而应该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向支持青年人才的“慈善家”转变。具体来说,就是将自己积累下来的、宝贵的“产业资本”和当下最称职和最专业化的海内外“金融团队”相结合,然后再努力去寻找最有创新精神和才干的“青年企业家”。这三者的有机结合,让中国“直接金融”的服务平台,很好地去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展模式提供专业化的长期金融支撑。

  而如果允许民营银行吸收存款,则应该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第三方信用评级和审慎性监管,来保障消费者利益。鼓励大量民营银行进入,对打破国有垄断,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市场是好事,但国家制度的管理、对银行信息的披露、审慎性监管不容忽视。通过第三方信用评级让消费者了解所选银行是否可靠,以存款保险制度为债权人的利益提供一种社会保障。

  陆磊:民营银行如果没有有效的规则约束,容易出现承兑风险。历史上民营企业办银行已经有惨痛的教训,德隆做银行主要服务于自我融资,等于为自己找个钱袋子,后来垮掉;民生银行做得好,是因为新希望等投资方在自己业务与银行之间设置了“防火墙”。

  如果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那么就要认识到银行是公众性资源配置机构,不是向大股东输出金融资源的钱袋子。

  奚君羊:民营银行要看清银行业的发展。现在银行业利润收益比较高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由于银行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银行业竞争不充分,而市场对银行服务需求旺盛,是个卖方市场,而等到民营银行大量进入后,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利率市场化,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等,支撑银行良好业绩的因素都在减弱,未来银行发展空间受挤压。

  另外,专业上把银行业称为风险管理行业,银行一旦出现风险,会有传递效应,银行和企业、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很复杂的金融关系,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整个资金链都会出现问题。

  最令人担心的问题是风险如何管控——民营企业如果真的办了银行,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存款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随着民营资本的进入,未来出现银行倒闭、破产的可能性提高了,应该防患于未然。存款保险制度是发展民营银行基础的条件,民营银行出现风险不可能由政府来托底,针对这种情况需完善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另外,还需建立退出机制,保证整个银行业稳健经营。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