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阿里11.8亿元认购天弘基金 互联网掀“新圈地运动”

2013年10月15日 10:27    来源: 企业观察报     罗小卫

  在几大巨头初步奠定网络格局之后,如今互联网行业又正在上演一场新的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

  ”国庆黄金周”刚过,马云的阿里军团就又曝出新的圈地消息。阿里将出资11.8亿元认购天弘基金26230万元的注册资本,完成后占其股本的51%。而就在此前不久,腾讯则宣布入股今年的热门搜索品牌搜狗、更早之前则是百度豪掷19亿美金拿下91无线。

  事实上近年来,收购兼并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潮流,一些小而美的二、三线互联网公司纷纷成为各巨头的囊中物,尤其表现在互联网三巨头“BAT”(注: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业内的简称)身上。这三巨头拿着大把银子四处出击,许多二、三线互联网公司纷纷应声而落。而在此之前,IPO一直是这些互联网企业做大的主要路径。

  10月9日晚间,内蒙君正(601216.SH)的一纸公告透露出阿里巴巴集团的最新动向。该公告显示,阿里巴巴将出资11.8亿元认购天弘基金26230万元的注册资本,完成后占其股本的51%。同时,内蒙君正也将跟随增资,拟出资6943万元认购1542.9万元的注册资本出资额,不过其持股比例将从36%降至15.6%。

  此前,天弘基金曾携手阿里巴巴打造市场倍受关注的余额宝。余额宝可以将支付宝的余额转化成货币基金,产品本身可以给余额带来超过同期银行活期存款10倍左右的收益率。当时,双方的合作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而作为天弘基金参股股东的内蒙君正也一度受到二级市场的广泛追捧。

  显然这是马云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又一动作,联系阿里此前申请网络银行牌子的举动,这很可能又是马云在金融领域的又一盘大棋。

  事实上不止是金融领域,阿里系近年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收购动作相当频繁。最为出名的当属阿里对时下社交知名产品新浪微博的投资。今年4月29日,阿里巴巴宣布,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微博公司全稀释摊薄后总股份的约18%。另外,新浪授予了阿里巴巴一项期权,允许阿里巴巴在未来按事先约定的定价方式,将其在微博公司的全稀释摊薄后的股份比例提高至30%。

  “此次战略合作,我们相信微博将更微博,社交媒体的生命力将更健康更活跃,传递的正能量更多。我们也相信,两大平台的结合,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和发展,而且会给微博用户带去更多独特、健康、持久的服务。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惊喜。”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当时表示。

  参股新浪微博不到两周,5月10日,阿里巴巴又宣布,以2.94亿美元入股高德地图,成为高德地图的第一大股东(占股28%)。3个月后,即8月22日,手机知名浏览器品牌UC首席执行官俞永福宣布,阿里巴巴战略性投资UC,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马云也将出任公司董事。

  与阿里相同的是,腾讯的圈地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就在上个月的9月16日,腾讯宣布,向门户网站搜狐旗下的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交易完成后腾讯随即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的股份,而且腾讯持股比例还会增加至40%左右。

  之前由于业内盛传腾讯的老对手360将收购搜狗,没想到最后让腾讯横刀夺爱,因此该收购案倍受业内关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就是这一收购,还引发了360与搜狗之间的激烈争斗,双方分别将对方告上法庭。

  入股搜狗之前,腾讯圈地倍受关注的案例是对老牌软件企业金山软件的介入。中国互联网史上最为热闹的3Q大战发生的次年即2011年,腾讯以8.92亿港元从金山软件创始人兼执行董事求伯君与金山软件非执行董事张旋龙手上获得金山软件共15.68%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时,腾讯还注资了金山软件旗下运营互联网安全服务的子公司金山互联网安全公司,当时传说是注资2000万美元。

  与阿里、腾讯相似,作为BAT三巨头之一的百度在圈地上也毫不示弱。就在今年7月16日,百度宣布与网龙网络有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百度将收购网龙旗下91无线网络有限公司(91无线)全部股权,购买总价为19亿美元。据悉此收购为目前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而在拿下91无线之前两个月,即5月7日,百度还宣布以3.7亿美元收购网络电视知名品牌PPS视频,并将PPS视频业务与旗下视频网站爱奇艺进行合并。百度当时宣称,双方业务合并后,全平台用户规模、时长均达到行业第一,爱奇艺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视频平台,PPS将作为爱奇艺的子品牌继续为用户服务。

  重塑互联网格局?

  多年前的互联网格局主要以四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为主,尤其是搜狐与新浪是多年的老对手,而搜狐当家人张朝阳则多年来是互联网的明星人物。

  而时下的互联网则是“小3BAT”五家的天下,BAT前面的已经有所叙述,3则是360公司的代表,“小”指的是小米科技公司。360近几年来将国内互联网市场搅的风声水起,几次大的互联网争斗都与其密切相关,如最为知名的3Q大战,与小米科技在智能手机上上演的“小3大战”,与百度在搜索上发生的“3B大战”,而周鸿祎业已取代张朝阳成为近年互联网行业的明星人物,

  业内戏传,政府部门有关领导约谈周鸿祎时发问,“为何带3的事都少不了你?”

  小米公司的崛起是近年国内互联网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奇迹。该公司由金山软件高管雷军于2010年4月创立,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同时其采用互联网模式营销,凭借互联网的力量,小米手机迅速在市场中崛起.

  同时小米市值也接近100亿美元。今年7月,有消息称,小米即将完成新一轮的融资行动,估值甚至超过了90亿美元。照此计算,小米公司将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前三位分别为阿里集团、腾讯、百度。

  互联网业内资深人士程天宇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分析认为,“互联网大格局BAT三家已定。很难有人超过这三家。而目前收购的对象多为移动互联网方向。”

  移动互联网是时下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热点,也是竞争焦点。据悉,目前国内排名前十的移动应用中,腾讯拥有优势,占据了四席,分别是手机QQ、微信、QQ浏览器和QQ空间,其中,手机QQ和微信占据第一和第二位。前十强中除了上述之外,还有新浪微博,UC浏览器、360手机助手和墨迹天气。而阿里系收购新浪微博之前只有淘宝、支付宝能位列其中。

  而在今年4月初有消息称,阿里巴巴还正式签约收购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友盟,交易价格约为8000万美元,交易完成后,友盟团队将融入阿里巴巴。同样在今年4月还有消息称,来自杭州的一款打车软件“快的打车”获得了阿里数百万的投资。还是在今年4月,丁丁优惠副总裁闻聪对外证实阿里资本对丁丁优惠追加了投资,通过增持阿里已经成为丁丁优惠的第二大股东。而2012年8月,有业内人士报料称,一款与微信业务类似专注移动社交业务的产品“陌陌”获得了阿里高达40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研究移动互联网目前的状况,自然就更易理解百度为何豪掷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91无线于2010年9月成立,是网龙公司旗下无线互联网业务开发与拓展的企业。旗下集成91手机助手、安卓市场、91移动开放平台、91熊猫看书等产品业务,是国内颇有影响力的智能手机服务平台。显然,百度希望能借91目前的势头在移动端占有一席之地。

  “经过多年发展,巨头们现在有钱了,以前自己本身还需要钱,还需要融资,哪有钱去收购别人。”对于时下国内互联网的收购潮,互联网研究专家洪波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互联网的下一步

  在BAT圈地的浪潮中,其他互联网公司近年来也在紧锣密鼓地寻找自己的“猎物”,为各自的战略规划布局。

  这其中网络视频领域表现最为明显。除了刚提到的百度收购PPS,最为热闹的显然是在线视频领域老大优酷对老二土豆的合并。就在去年3月12日,优酷和土豆共同宣布双方于3月11日签订最终协议,优酷和土豆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

  合并后,优酷股东及美国存托凭证持有者将拥有新公司约71.5%的股份,土豆股东及美国存托凭证持有者将拥有新公司约28.5%的股份。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Youku Tudou Inc.)。优酷的美国存托凭证将继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代码YOKU。

  “我们将开创中国网络视频新纪元。优酷土豆将拥有最庞大的用户群体、最多元化的视频内容、最成熟的视频技术平台和最强大的收入转换能力,并将带给用户最高质量的视频体验。”优酷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古永锵宣布当天称。

  优酷土豆合并前一年,即2011年,人人网宣布以8000万美元收购了视频网站另一知名品牌56网。而再早的2009年,网游老牌公司盛大网络则以换股方式将酷6网收入囊中。

  视频行业如此,电商行业中也在发生变化。去年底,目前的“电商二哥”京东商城悄然将网银在线拿下。去年10月,北京市工商局网站的信息显示,京东商城已经完成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网银在线,网银在线法人代表已经更改为京东商城CEO刘强东。不过京东一直未对外披露该次收购的细节。

  “互联网行业具有比较强的规模效应和外部性,规模效应和外部性会使得规模大的公司优势更强,这些收购案的发生,从收购和被收购公司各有动因,从收购方而言,要通过自身发展来达到被收购方的资产可能会有时间、技术以及关键经营人员等方面的限制,从被收购方而言,独立发展则可能受到资金、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收购会带来“1+1>2”的协同效应。”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研究员秦合舫对《企业观察报》记者分析认为,“收购成为潮流还可能还跟投资市场的状况有关,如资本市场吸纳上市公司的数量有限,风险投资市场可能无法继续为一些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这些因素也会导致被收购企业需要找到一个依靠来后续发展。”

  秦合舫认为,这种收购潮产生的结果是,“会推动形成涵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多个领域的平台化公司,导致行业进一步向几个巨头公司的集中。”

  对于大的互联网公司收购的益处,洪波分析认为,“互联网公司做大之后,创新受到考验,但是可以借用资本的优势通过收购来弥补创新的不足。”

  基于此,他进一步认为,移动互联网不会产生新的巨头,因为移动互联网本质是PC互联网的延伸,而PC互联网的巨头可以借原有的优势尤其是多年积累的资本优势在移动互联网进行拓展。

  众所周知,以前互联网公司的主要发展路径是通过IPO做大,洪波认为,在这种并购趋势下,未来一些创业型互联网公司的出路可能将不仅仅以IPO作为唯一路径,更多可能从一创业就会考虑是否适合被某个巨头来并购做前提。而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每年都会有收购一些创业型公司的需求,如谷歌。有数据显示,谷歌在2010年就收购了10家由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的美国公司,是2009年榜单第一名甲骨文收购的公司数量的两倍。

  “互联网行业的并购可能跟其行业特性有关,其他行业是否会发生同样的趋势也同样需要看其行业特性是否有比较强的规模效应以及协同效应,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大企业的经营形态,在很多行业里,经营灵活、管理成本低的中小企业可能更能够比较好地生存。从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状况来看,很多产业都是由中小企业主导。”秦合舫认为。

  不过他也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资本市场的发育,类似于“财团”结构的投资关联企业群体可能会越来越多,大的财团之下可能会控制几十甚至上百家的各类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和大企业之间可以有多种关联方式,最紧密的当然是成为子公司,但也可以把大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或在业务层面结为战略合作伙伴等。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