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对阵航运业的“严冬”棋局 “权变”是要点

2013年09月30日 07:15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自2008年以来,全球航运业持续低迷。2012年,BDI指数平均值为920点,创近25年以来最低水平。2013年以来,尽管BDI指数在下半年强势反弹至2000点左右,但总体仍在低谷徘徊,且复苏持续性仍不确定。同时,航运市场新增运力仍在持续投入,运力供需严重失衡拖累航运业的复苏。

  海航亦未能幸免。海航可谓在行情较好的时点进入物流行业,2009年在上海挂牌成立大新华物流,经过投资、并购、重组、合作,截至2011年底,大新华物流的总资产从最初的19亿元迅速扩大至超过630亿元。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彼时也对外表示,大新华物流的海运业务未来几年将位居国内前三,现代物流业作为公司大力发展的三大核心资产之一,营收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要提升至15%-20%。

  可惜好景不长。寒流来袭,航运业持续低迷等因素令大新华物流的业绩急转直下。关联方天津海运公告披露的大新华物流财务数据显示,2011年大新华物流营收176亿元,营业总成本178亿元,应收账款和应付款高企,最终实现净利润仅3.8亿元;2012年,大新华物流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总资产规模达594亿元,但净利润仅3.7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仅2.4%。

  在航运业严冬之下,像大新华物流、沙钢船务这样“从高峰跌到低谷”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中国证券报记者翻阅多家国际大型物流企业财报发现,近年来,韩国Korea Line、英国Stephenson Clarke、美国天宝轮船(TBS)以及美国海外船舶控股公司(OSG)等许多在国际航运市场上颇有影响的航运公司均因不堪亏损而破产倒闭。国内企业中,2008年至2012年间,中国远洋净亏损一度逾百亿,已连续三次出售资产自救;中海发展尽管一直实现盈利,其净利润也从53.8亿元锐减至1.4亿元,下降近97%。

  “近年来,由于航运业低迷引发的欠租欠债纠纷并不罕见,一些央企航运巨头也未能幸免。一方面,航运企业应妥善处理纠纷,将影响最小化,另一方面,也应积极调整经营模式,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以尽快走出低迷困境。”一位航运业内人士阐述道。

  申正远指出,在当前的航运周期底部时期,无论是航运企业还是造船企业都处于业绩亏损、生存困难的境地。优化运力、航线结构以及压缩经营成本或是可行的“过冬”举措。

  今年8月以来,BDI指数回升逾2000点,较年初的698点增长了204%,创2012年以来的新高,全球新船订单为7270万吨,同比增长101%,另据WTO最新预测,受美国和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复苏带动,航运业有望在“核心国家”贸易额支撑下缓慢复苏,国际干散货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市场有望回归正常盈利水平。

  目前,在海航集团官网上,大新华物流的影子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家2012年年中成立的新公司——海航物流有限公司(下称海航物流).

  大新华物流曾计划构建的“海陆空”立体物流网络战略也已被新思路所代替:即在大幅收缩海运业务规模的同时,进军虚拟物流领域,建立新型物流发展模型,探索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现代物流。

  据海航物流董事长李晓明介绍,为节约运营成本,海航大幅退租租赁船舶,目前运营船舶已压缩至45艘,同比减少49%,租赁船舶仅余9艘,自有船比例提升至80%;此外,积极与船东谈判,协商提前退租或降低租金,以降低运营船舶成本。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如散杂货运输业务亏损同比去年同期减少1亿元,集装箱业务亏损同比减少1.5亿元。

  “我们对一般亏损企业的日常经营进行监控,限期扭亏,对亏损严重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截至目前,通过关停并转已有效止亏3.7亿元。”李晓明补充指出,由于近期航运市场有所回暖,目前海航运营的大型散货船已能做到收支平衡。

  在调整海运业务的同时,海航也在部署转型,试图打造新的物流业务格局。据李晓明介绍,目前海航发展物流业的三条主线已基本成型,即现代物流、现代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金融:

  “现代物流”是指,围绕海运和速运两大核心业态,联合电商平台,线下构建立体物流网络,线上利用新技术优化物流解决方案,打造现代物流综合运营商;“现代装备制造”是指,构建船舶修造、船舶配套、海洋工程装备及非造船装备制造四大产业体系,加快进入海工、军品船和钢结构等领域,使之成为海航物流格局里较为稳定的收入增长点;“现代物流金融”是指,以第三方支付为手段,为工业产品、农产品和快速消费品等领域客户提供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实现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

  以海航于2011年7月成立的虚拟物流企业——易物流网络有限公司为例,据悉,目前易物流已形成“全国预付卡+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的第三方支付全平台格局,截至2012年底,易物流的互联网支付业务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近1%,位列全国第八。

  在此基础上,海航在2011年10月成立了大新华速运集团公司,先后收购了北京锦绣大地联合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上海昂然农产品发展公司以及广州钢铁交易中心,经过两年发展,大新华速运目前已拥有物流金融、批发市场、实体物流(空运代理和冷链物流)、第三方支付、连锁零售五大业务,2012年实现经营收入逾44亿元,包括第三方支付和预付卡支付在内的创新业务流量共计完成313亿元,预计2013年实现收入超过65亿元。

  “我们密切关注物流领域创新业务的投资机会,看好轻资产的物流金融业务和物流互联网业务,不排除未来将盈利性好的资产装入上市公司。”上述负责人称。

  根据海航提供的数据,目前,海航的物流板块总资产超过650亿元,年收入逾1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1.2万个,近三年累计纳税逾10亿元。

  申正远指出,在当前航运业严冬之际,海航物流板块的业绩也并不能让人乐观。虽然曾被海航集团寄予厚望,并确立为公司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但巨额债务与多次诉讼已表明,其发展并不顺畅。“当前航运业景气企暖回升的迹象仍未出现,短期内行业仍将在底部运行,海航物流板块仍应保持”节衣缩食“度过严冬的姿态和举措。”他表示。

  “随机应变确实是海航的风格。目前整个世界经济面临变局,海航作为一个对外部环境反应非常敏感的公司,进行各种调整很正常。”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晓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指出,海航一直强调“权变”,意即要不断地依形势变化而变化。“这一方面比较灵活,另一方面也需警惕过度变化带来的风险。”


(责任编辑: 郑海斌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