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喊话”式调控治不了高价地 稳地价需建长效机制

2013年09月27日 06:56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陈伟 

  据报道,国土资源部近日称,地价整体上仍处于温和上涨的通道内。四季度,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大对高价地的防范力度,各地要将严防高价地作为近期市场稳定的首要工作目标。

  不少网民指出,高价地频现助长房价上涨预期,容易吹大楼市泡沫。在严防高价地方面,“喊话”式调控未能切中要害,很难从根本上给土地市场降温。网民认为,调控土地市场,应着眼于中长期,建立长效机制,更多地应用市场化手段,走出“土地财政”怪圈。

  高价地恐吹破楼市泡沫

  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认为“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态势同80年代末的日本泡沫经济的高地价、房价何其相似。但日本的泡沫破裂了,要警惕前车之鉴。”

  网民“高建成”说,万科董事长王石频频提示楼市风险“史上最严厉调控”并未放松,国内楼市新一轮火爆行情却如火如荼,历史是否正在重演?

  网民“轩辕老人”说,80年代末,日本地价是全世界最贵的。据说当时全东京的地价总和居然超过了整个美国。因此,当时日本最疯狂的说法是 ,卖 掉 东 京 ,然 后 买 下 整 个 美国……遗憾的是,日本人还没来得及去实现“伟大”的设想,泡沫经济就开始全面崩溃,房价下跌80%以上,银行形成大量坏账,日本经济从此进入20年的停滞期。

  网民“简单”说,在南京秋季房展会上,一位小伙子用绳子牵着几只螃蟹现身展会,寓意高房价、高地价横行。而在近日举行的秦皇岛房展上,一位大汉带着一幅枷锁亮相,也是表达对房价以及装修费用等居住成本奇高的不满。当房价成为行为艺术时,它跟普通人还有多大关系?

  地王频出助推房价上涨预期

  网民“胡存智”表示,必须看到“地王”频出背后的复杂因素。一些大型房企为抢夺定价权,加上自身实力比较雄厚,加大了争夺力度。一些地方政府默许甚至助推高价地,影响了市场预期,抬升房价地价。

  有网民认为,多年以来,土地出让价高者得的方式确实对房价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土地掌握在政府手中,开发商要想获取土地只能从政府手中购买。而开发商为赚取利润,高价拿地之后会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于是,就形成了地价上涨带动房价上涨,房价上涨又拉动地价上涨的循环。而且在这一循环中开发商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也被绑得越来越紧。自然,房价越调越高也与高价卖地脱不了干系。

  稳地价需建立长效机制

  网民认为,土地市场需要长效性、市场化调控机制,从中长期来讲,既可以改变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又可以合理调节土地市场供求关系,遏制地价过快上涨预期。

  网民“邓浩志”说,高地价怎么界定没说,成因没分析,怎么防也没说。反正国土部说“严防”等于外交部说“抗议”。目前高地价是阻止不了的,地方希望卖地增加收入,自然不会有实际行动。房企不缺钱,购买力旺盛。宅地供应不足,物以稀为贵。高地价高房价如果是泡沫,那这个泡沫估计还得继续吹大。

  网民“回建强”表示,从地方政府角度看,他们面对地方债压顶,面对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卖地并力争高价是无可厚非的,真正要解决问题就要从中长期制度入手,这个进程一定要加快,不要再陷入短期调控与市场波动的恶性循环中。

  网民“董登新”认为,在中国,以管制地价来抑制房价,完全是本末倒置,只有改革税制才是一劳永逸的。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只要开征资本利得税、遗产税、财产赠与税三大富人税种,就不会再有人炒房、囤房,也不会再有房姐房叔。房地产业就会重归理性。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