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认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将充满“无限的可能”。图为上海浦东小陆家嘴区域的建筑。新华社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王淑娟 有之炘 发自上海
自贸区对我国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在这块划出来的28.78平方公里的区域上,将会有多少令人兴奋的试验,众人颇为期待。
实际上,自贸区概念在国际上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形式和功能也不断在演变、多样化。纵览全球已有的自贸区样本将有助于提供给市场更清晰的展望及预期。
这对于已拿到“路条”,但还未“上路”的上海自贸试验区而言,也具有不错的借鉴意义。
相较于欧美而言,亚洲地区的自贸区起步较晚,但作为后起之秀正在发挥无限的创造力。
普通老百姓对自贸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免税,但免税就等于自由贸易区吗?答案显然为不是。从国际经验上看,对个人而言,自贸区可能意味着免税、更低价的商品,而对整体经济而言,则是通过一个区域的高效资源配置,实现对一国整体经济的带动和辐射。
自由贸易区≠免税
自贸区的概念有两种,一种是指两个独立的经济体之间相互建立的货物自由流动的大市场,是一种关税协定。例如中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还有一种是指一个国家或单独关税区内部设立的、置于海关管辖之外的特殊经济区域,区内允许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在此企业可以从事各类免税商业活动和离岸金融业务,也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如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美国纽约1号对外贸易区等。
不少人将第二种含义称为狭义的自贸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就是属于第二种含义。
“狭义自贸区是指在一国或地区境内设立的置于海关监管之外的特殊经济区域。根据国际主要自由贸易区的对比发现,独立的监管、自由的进出、发达的离岸金融和高效的物流是自贸区的主要特征。”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时伟翔指出,自贸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自身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优良,完善的物流交通和通信;政策优势,主要包括关税豁免优惠、所得税和其他税收的减免、信贷政策和补贴的优惠、财务政策的优惠、外汇使用规定、基础设施使用的优惠、投资安全的保障、行政和海关手续的简化以及放款等。
美国有几百个自贸区
欧洲是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源地,尤以德国汉堡自由港为代表,面积约16.2平方公里,可开展货物转船、储存、流通以及船舶建造等业务。
汉堡自由港对进出的船只和货物给予最大限度的自由,这种自由贯穿于货物卸船、运输、再装运的整个过程中,以转口贸易带动了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管理架构上,汉堡港实行“港区合一”,成立经政府授权的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自由贸易区的整体事务。不过,随着欧盟区内贸易自由度越来越高,依靠关税优惠吸引贸易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汉堡港已经取消了其自由贸易区政策。
在美国,自贸区主要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之后。1936年美国首个自由贸易区——纽约1号对外贸易区面世。1970年全美仅有7个自由贸易区,到1980年全美的自由贸易区增加到77个,到1994年底自由贸易区已达199个,贸易分区达285个,总数为484个。从美国的经验看,美国设立自由贸易区是多轨公平贸易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市场开放。是用单边、双边、区域性的特色自由贸易区来支撑,而不是多边的、统一的自由贸易协定。
相较于欧美而言,亚洲地区的自贸区起步较晚,但作为后起之秀正在发挥无限的创造力。
新加坡自由港诞生于1969年,如今新加坡自由港已成为全球贸易最自由的地区之一,国外直接投资占据制造业投资总额的七成。在新加坡,进口产品一般没有配额限制,大部分货物无需许可证即可免税进口,同时外币可在新加坡自由汇进汇出。而香港则是实行对外完全开放的自由港政策,整个香港都纳入自由港范围内的情况,构建了区内居民、甚至游客享受免税商品的情况,这也是区别于其它自由贸易区形式的重要之处,一般的自由贸易区内仅给生产性消费免税待遇。
上海充满“无限的可能”
从国际上已有的自贸区来看,共同性特点较多,比如优惠政策方面,各自由贸易区一般都规定区内关税豁免、所得税和其他税收减免、放宽信贷政策、资本和利润等可以自由汇出等。在运行程序上,各国自由贸易区的海关也都实行类似的操作程序。
如今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在即,这块被称为“试验田”的小区域将演绎出什么好戏码,目前还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通过国际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贸区已经成为全球外贸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自贸区的演化已经向综合型工贸结合发展。中国建立自贸区是需要充分借鉴国际自贸区的经验,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自贸区。”时伟翔认为,从现在市场讨论的问题角度出发,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必须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政策配套,其最终的方案和建设将是高度自由开放,可类比香港、新加坡、美国纽约等自贸区。根据国际案例,自贸区的建设将带动区域内经济的一轮新发展,也将成为一国构建新的国际经贸关系的最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