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月19日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骤然加快。短期内似乎影响有限,但其长期挑战不容忽视,而有些影响甚至在眼下就已悄然发酵,因而其对银行业的影响需要认真研究。
考虑到美国银行业数据较为完整,特别是数据时间序列较长,涵盖了其利率市场化政策持续推出的1970年-1986年间,因而,本文主要把美国作为先行者进行分析。当然,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无法保证所有数据的起讫时间良好一致。
笔者认为,美国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五大特征:
一是银行收入结构将经历调整,中型银行“腹背受敌”。
存、贷款利率放开,首当其冲的是存贷利差被压缩,利息收入占比下降。美国经验显示,在利率市场化政策持续推出的最初十年里,净利息收入相对总资产的比率剧烈波动,在最初五年里一度显著下滑,但此后却持续回升。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银行将资产中的更大比例配置于高息资产来实现。
与此同时,非利息收入相对总资产的比率总体持续提升。这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197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开始后利率剧烈波动和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后汇率浮动,使得汇率、利率避险金融产品迅速发展,拓展了商业银行获取非利息收入的渠道。
利率市场化中银行收入结构的变化,对不同规模的机构影响不尽相同。利差压缩对依赖大型企业的大银行利息收入压力更大,而对主要向中小企业投放信贷的中小银行的利息收入影响较小。但是,大企业从传统信贷转向直接融资,虽然减少了大银行的利息收入,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其却为大银行带来了投行等非利息收入的上升。因而,大银行在创造非利息收入的创造上,比中小银行更有优势。根据美国不同规模银行的数据显示,大银行的利差的确比中小银行要低得多,但其非利息收入占比则比中小银行要高得多。
大企业转向直接融资,迫使大银行“向下”寻找新的信贷客户,而这些客户就是中型银行信贷的主要对象。而中型制银行也面临顺次“向下”寻找小微企业的压力。但是,在对小型企业融资的风控这方面,中型银行与小型银行相比却并无太大优势,由此“腹背受敌”压力最大。因而,正如资料显示,美国中等规模的银行(资产规模2.5亿美元-100亿美元)的生存时间最短、倒闭的比例也最高,而最小和最大的银行却反而都更为稳定。
二是资产负债表将经历剧变,定价能力和平衡的风控文化是生死“护身符”。
上文得出的结论是,利率市场化时期是银行收入结构的“换档期”:传统利差收入被压缩,非利息收入有待开拓。如何保持盈利的稳定是一个挑战。但如果处理得好,银行盈利水平仍有可能较为平稳地度过这段“煎熬期”。
资料显示,至少在利率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的1970年-1982年间,美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还是总体保持平稳。这种业绩的取得,主要是通过银行积极的资产负债表调整来实现的:在资产方,压缩低息资产而更多向高息资产配置;负债方,更多吸收可管理的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