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超市卖场今年进入频繁“开关”期

2013年09月23日 07:50    来源: 解放日报     任翀

  乐购进入中国市场的首家门店、位于长宁国际体操中心的长宁店于前天“谢幕”。就在今年5月31日,乐购镇宁店也选择“关门大吉”。

  2003年前后是上海超市卖场等连锁企业的快速发展期。大型商业房产的租赁期限在10年至15年,因此,不少超市卖场将在今年租赁期满。面对租金上涨,部分零售商不得不用关门应对,而大型社区建设又会开出一批新的商超,这就使得整个行业进入频繁“开关”期。但从满足居民生活要求看,超市卖场等基础商业设施应当提前规划,因为大型商超一旦关门,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关店迫于租金压力

  乐购方面表示,长宁店的物业租约为15年,今年9月30日到期,所以卖场停止营业。是否会重新开业还不确定,“毕竟这是乐购在中国的首家门店,我们希望能够保留,目前还在与业主商谈,具体决定迟些公布。”

  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分析,商谈的核心很可能是租金:“乐购长宁店靠近中山公园商圈,近年来周边租金高企,如果按市场价续约,乐购要承受的压力不小。”

  事实上,超市卖场关店的原因大多是租金飞涨。据悉,乐购镇宁店10年前的物业租金为每年52万元,并且一次性付清了10年租金,但现在年租金已达到174万元,涨幅超过两倍,加上人工成本节节攀升,企业只有选择关店。华联吉买盛相关负责人也透露,吉买盛有大批店面今年租约到期,租金价格普遍上涨逾一倍,无力承受涨价的网点只能关门。此外,沃尔玛、家乐福、卜蜂莲花等超市卖场也频频在全国各城市曝出关店消息,均与租金涨价有关。

  超商与物业出现矛盾

  进入薄利时代后,零供双方的矛盾有所缓解,但超商与物业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快消品资讯中心最新发布的《2013年快消品供应商满意度调查》显示,超市卖场作为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明显缓和,违规收取企业促销服务费、收取标示以外的任何费用、恶意占压供应商货款、采购人员要求商业贿赂等行业突出问题已经得到较大改善。大部分零供双方还达成共识,形成利益共同体,用“薄利多销”来应对不够景气的市场环境。

  可超商与物业间的矛盾较难调和。除租金上涨外,物业提出的业态调整计划也影响超市卖场的进一步发展。与专卖店、餐饮店等业态相比,超市卖场容易受到物业排挤;即使开设超市卖场有利可图,物业也会开出更加苛刻的条件。

  有超商向记者透露,一般来说,只要有合适的物业,都会选择入驻,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物业不接受超商,或者只接受所谓的高端超市品牌。

  社区商业能否“保价”

  对居民来说,“开门七件事”往往首选超市卖场,最不愿家门口的超市卖场关门。9月17日记者前往乐购长宁店时看到,当时的货架已基本搬空,收银台前排着长队。家住武夷路的陈阿姨抱怨:“到这里买东西只要步行5分钟,真关掉的话,最近的大卖场在中山公园龙之梦,步行要15分钟以上。”

  商业专家方建指出,超市卖场频繁“开关”,会给居民生活带来明显的影响,但目前市场化的租赁模式又很难干涉超市卖场的开开关关。因此,有必要将超市卖场等属于社区配套的商业设施,作为实事工程进行提前规划和支持,例如新建大型社区应当为便民商业留出足够空间,并采取一定的“保价”措施。他还建议,“保价”措施可以参考菜场的公益模式,一方面对入驻零售商给予租金优惠,另一方面也要求零售商设置合理的利润率。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