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向松祚:不能妖魔化影子银行 监管不可一刀切

2013年09月13日 17:13   来源:人民网    文婷 达昱岐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向松祚

  在我国,由于信托及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迅速增长,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扩张,加之年中出现的银行流动性恐慌,影子银行被推上风口浪尖,何去何从成为现如今的热点话题。影子银行的问题究竟有多严重,风险有多大,该如何整顿和监管影子银行成了各方最关心的问题。人民财经对话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就目前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和风险监管方面进行一系列解读。

  不能妖魔化影子银行 任何金融创新都会有问题

  “影子银行”,又称“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影子银行指常规银行体系以外参与信用中介活动的实体或活动。在我国表现为银信合作理财、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民间金融、私募投资、对冲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

  关于“影子银行”的规模,据业内人士介绍,因对其概念认识的不同而有着统计上的极大区别,FSB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约2.5万亿元,但一些投行同期估计达30万亿元。

  就影子银行目前发展状况,向松祚表示,总体发展是健康的,不能妖魔化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它的总体都是非常好的,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多元化,对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重要帮助的。当然他也有些问题,任何金融创新都会有些问题,不能因为有些问题就把影子银行都否定。

  对影子银行监管不能一刀切 表内表外业务要同时纳入

  “影子银行”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负债不是存款,可以不受监管部门的监管。但“影子银行”的风险也在于此。

  时至今日,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金融产品,大多数投资者抱着只看收益率,为投资而投资的心态,而忽略了最重要的资金投向环节。这就给影子银行的规模壮大提供了广阔平台。实际上,当“影子银行”的金融产品不能实现预期收益时,它的风险就已经暴露出来了。业内人士分析,“影子银行”是一个很中性的概念,并非“影子银行”都有很大的风险。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正规贷款渠道不愿投放,但收益率比较高的领域。

  对于影子银行的风险问题,向松祚表示,任何金融业务都有风险,不是只有影子银行才存在风险,哪怕是最传统的银行业务也有一定风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影子银行的问题和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影子银行不属于银行业正常监管范围内,它有时会逃避监管,这样会刺激机构去做一些过度冒险的业务。二是影子银行的价值链条没那么公开和透明,里面也会潜藏一些风险。三是由于影子银行在我国承诺收益比较高,会造成部分产品很难兑现所承诺收益,这也是全球影子银行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向松祚认为,针对我国影子银行潜在的问题和风险,监管方面既不能简单一刀切,谈“影”色变,一概否定,也不能听之任之,漠视不管,需要客观、公正和理性的科学态度,深入分析和正确引导影子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

  向松祚向人民财经表示,要解决影子银行风险,除了强化监管之外,还需从如下方面着手。首先要将商业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同时纳入监管,第二是对开展影子银行业务的非银行类机构比如信托、保险公司的在业务方面要规范和透明,尤其是要坚决打击利用合同的复杂性,创造一些非常隐晦的不明确的合同条款来欺骗投资者。如果这几个问题能够合理的解决,影子银行的业务仍然需要鼓励甚至促进它的发展,因为这个是我国金融创新非常重要的领域。

  拓宽社会融资渠道 鼓励金融创新

  我国中小微企业一直都存在融资难的情况。这些企业如果从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融资,准入机制门槛较高,因此选择影子银行的融资渠道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也成为影子银行得以生存的另一重要原因。对此,向松祚提出,可以鼓励直接融资、适当逐步降低间接融资比重、拓宽社会融资渠道;大力鼓励金融创新、加快建立多元化和多层次的金融市场;鼓励各种新型金融机构包括私募基金、风险投资、信托、租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公平竞争,创建一个富有竞争活力、创新活力、富有想象力的金融市场体系,无论如何界定和定义,影子银行都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因为蕴含风险就简单否定。世界上没有毫无风险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创新。风险总是存在,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不鼓励竞争和创新的风险,事实上远远超过竞争和创新的风险。


(责任编辑:史博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