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11日,李克强总理谈起当前的金融政策时,重申了银根“不放松、不收紧、盘活存量”的基本原则。盘活存量,人们容易想到的是盘活闲置的财政资金、“空转”的货币资金等。但其实,最大、最该盘活的是庞大的储蓄资金。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这也意味着,过去5年,我国居民储蓄猛增20万亿元。这组数字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人财富增加速度加快;忧的是巨额财富并未变成消费,而是在银行沉积下来,并且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这一喜一忧,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太多的战乱、饥荒和自然灾害,历代统治者中虽然有个别“善政”“爱民”之仁君,但多数情况下鲜有公共保障和公共服务产品,多任老百姓自我挣扎、自生自灭,所以中国人有很强的“生存危机”意识,而攒钱就成了最可靠的手段。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历了教育、医疗、养老免费的“甜蜜时期”,但老百姓攒钱的保守习惯并没有多少改变。上世纪90年代,教育、医疗、养老改革给公众上了深刻的一课:靠天靠地靠政府,有时都靠不住,还是靠自己贴谱儿。
问问老百姓现在为什么攒钱不花,还不是为了孩子上学、老人生病、自己哪一天下岗!高储蓄率实际反映了公众对未来的高度不确定感和对政府的强烈不信任感。所以,任政府鼓励消费的花样百出,说破大天,老百姓就是不花钱——除非他们能够确信,未来某一天当他们遭难遇险时有人真能管他们。
高储蓄率除了储备巨大的消费潜能,还有一个巨大的作用没有被充分意识到,就是高储蓄率成了改革的“稳定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举措,多以“效率”为第一目标 ,而效率的提高往往以成本的增加为代价,其中改革的主要代价由老百姓承受了。高储蓄率提高了老百姓的“抗压能力”,使得个人的、当前的利益受到改革某种程度的损害时,能够勉强接受,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进。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高储蓄率做后盾,如果中国老百姓都像美国人那样随挣随花,老百姓对改革的“容忍度”和支持度还有这么高吗?非急眼不可。
所以,对高储蓄率的巨大作用和历史功绩,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但另一方面,过高的储蓄不能及时转化为消费,投入再生产,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且直接威胁到内需拉动和内生性增长战略的实现。不仅如此,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大量廉价的储蓄资金交给银行,银行转手贷给实体经济,一方面盘剥了储户的利息收益,一方面抬高了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出现了“两头吃亏,中间受益”的怪现象。
要盘活庞大的储蓄资金,一方面要加快各种社会保障建设,使老百姓解除后顾之忧,敢于花钱;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改革,尤其要放开存款利率。放开利率管制后,银行会形成揽储竞争,抬高存款利率,压低银行利润。而揽储的利息代价因受到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制约,很难转嫁到实体经济中。其结果是,“两头受益,中间受压”,从而改变目前银行等虚拟经济行业脑满肠肥的状态。
顺便说一句,降息对储蓄转化为消费作用不大。在目前的状态下,老百姓“不该花”的钱还是不会花,不管利息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