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安银行调整后的定向增发融资方案出炉,根据该行现今的股价状况,平安银行采取了“减价增量”的方式,以11.17元/股的价格向中国平安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3.23亿股,共募集资金148亿元。虽然较最初的定增目标少筹集了74亿元资金,但也可谓是给逼近监管红线的“资本池”来了场“及时雨”。
除了平安银行外,9月11日,招行的29.6亿元A股配股也将上市流通。《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仍有多家商业银行相继发布通过新的资本补充工具(即减记型工具)进行融资的公告,累计募集资金额逾3000亿元。
市场并未如过去一样恐慌,这一方面是由于股权融资方案规模相对有限,因此对股市冲击较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监管层再三表态正在研究新的补充资本工具,并有迹象表明可能先行试点优先股。
在银行的融资方案中,工行拟在2014年底前新增发行不超过600亿元;农行计划在2015年底前发行500亿元;建行拟于2015年底前新增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中行则在7月份公告称“经董事会同意将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
股份制银行方面,民生银行今年3月份发行了200亿元可转债,在上交所上市流通,转股前这些债券可以补充二级资本,转股后则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9月7日,民生银行公布了《关于“民生转债”开始转股的公告》,根据规定,从9月16日起,这些可转债进入转股期,即可以转换为民生银行的A股股票。
据民生证券测算,“由于这些可转债的发行,将提高民生银行2013年 末 资 本 充 足 率 约9 0个b p至11.95%。预计上市流通后一年内即有90%的转债将完成转股,假设此次民生转债于2013年末完成30%至50%比例转股,那么,届时将提高该行核心资本充足率27至45个bp”。基于此,民生银行也寄期望于该可转债能尽早有一部分在今年年底前转股,以补充资本。截至6月末,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为9.92%,核心资本充足率为7.86%。
就平安银行而言,受资本充足率制约,其资产规模、网点、利润在近年来都比同一时期成立的股份制银行有较大差距。今年5月,平安银行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了《关于未来三年新增发行不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等值减记型合格次级债券的议案》,用于补充公司二级资本。
申银万国分析师倪军分析称“截至2013年6月末,平安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7 .29%,资本充足率为8.78%,低于其他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和监管的最低要求。按照6月末的加权风险资产进行静态测算,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到位后,平安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将可分别提升1.38%。”
东方证券一位银行业分析师亦表示,“受股价的影响和市场信心不济,银行无论是定增还是谋求登陆H股 上 市 , 都 将 在 价 格 上 无 比 纠结。光大银行H股IPO因发行价格达不到预期,至今悬而未决,但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不排除未来该行不能如期赴港上市,就会抛出补充资本的方案。”
实际上,根据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的数据可见,自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后,银行均已按照要求重新计算资本,对住房抵押、国内银行债权等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进行重新计提。在此影响下,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普遍有所下降,且在第二季度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截至6月末,资本充足率下降的银行有7家上市,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的银行有5家。
“受监管规范和大规模信贷投放的影响,商业银行将持续面临再融资压力。如果没有大规模的银行IPO,今年上市银行亦不会有大规模的股权融资计划,这主要由于监管机构去年推出了创新资本工具,利用该工具可以令银行业核心资本充足率提升。”上述东方证券分析师进一步称。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启的背景下,长期来看银行利润将受到挤压,这进一步使得银行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的规模受到限制。基于此,早在去年末银监会就已经成立了“资本工具创新”课题组。目前,无论是银监会还是证监会,都试图尽快能推出优先股方案,并对此进行了反复调研和探讨。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从一级市场而言,优先股可以增加融资渠道,尤其是可以采取私募发行的方式,程序会省略很多,公司可以通过很低的成本发行无期限债券,获得长期低成本资金而不负债;这种方式也适用于非上市公司,等于降低了公司上市融资的冲动。从二级市场来说,优先股一般是在交易所系统集中交易,或由上市公司赎回,如果能将很多大小非普通股转换为优先股,能大大减轻以往解禁股对市场的冲击。
农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认为,应把一级资本工具尤其是混合一级资本债作为创新的重点。他建议,“当前中国银行业资本构成中其他一级资本短缺,应尽快研究推出其他一级资本工具。考虑到优先股属于股权,融资成本相对更高,因此,也可以先行创新混合一级资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