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债期货重新上市 国内金融改革再进一步

2013年09月05日 21:05   来源:新华网   

  18年等待,一度夭折而又复生的国债期货6日将正式挂牌交易。与股指期货上市类似,较高的开户门槛注定国债期货不是大多数投资者参与的市场,然而在当前加快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其对金融市场带来的变革意义不小:利率市场化、债券市场发展甚至人民币国际使用由此加速。

  完善债券三级市场体系

  “国债期货上市后,债券市场将构建出‘发行-交易-风险管理’的三级市场体系。”衍生品专家胡俞越表示,我国债券市场的问题是流动性偏弱,部分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很少会在到期前流通,而有了国债期货,就会促进现货市场的流动性。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资本市场之一,债券市场未来仍将快速发展,而对债券市场定价和避险起到关键作用的国债期货,其上市必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已经形成以银行间市场为主导、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并存的体系,但由于市场分割,同一券种在不同市场上常出现定价差异。”分析人士表示,通过国债期货的实物交割机制,两大市场将相互连通,有利于促进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统一。

  “期货的功能是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资产配置。”申银万国证券的分析也指出,国债期货上市,一方面为债券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指引,另一方面也为现券持有者提供风险对冲的工具,使得投资者敢于持有债券。

  事实上,就国债来看,随着我国国债存量占GDP的比重提高,近年在利率下行时,国债的承销商发行市场也面临巨大的利率风险,承销的意愿不足,国债发行的压力较大。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国债期货上市,就可以为债券承销商提供管理国债承销间利率风险的手段,降低国债发行风险和成本,进而带动国债发行利率下降,压低公共成本。

  银行、保险机构进入仍待解

  截至目前,监管层已发布券商、基金等机构的参与指引。业内人士预计,国债期货上市初期,主要的参与者将包括券商、私募基金以及股指期货市场的个人投资者等群体。作为国债现货持有的绝对主角,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参与仍待监管层的放行。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4月底,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的记账式国债规模约为4.91万亿元,占托管总量的68%。“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参与国债期货的交易,不可避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债期货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流动性提高。”分析人士认为。

  实际上,包括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市场需求也较为迫切。上海一商业银行副行长告诉记者,在没有衍生品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只能被动进行一些调整来化解风险,国债期货作为利率风险管理的标准化工具,其上市将可以为商业银行的运营提高效率。

  泰康资产董事总经理固定收益部负责人金志刚认为,国债期货的上市为保险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按照保监会等相关要求,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目的是对冲风险,目前主要是围绕国债期货策略模型开发等做前期准备工作,具体参与形式还需要与保监会出台的政策相挂钩。”金志刚表示。

  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

  作为迄今最具专业性的衍生品品种,国债期货注定会是一个“小众市场”。甚至与股指期货相比,现货投资者的差异也使得其关注度大不如前。然而在目前国内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国债期货对金融市场的变革意义不容小视。

  中央汇金副董事长、经济学家李剑阁认为,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改革的重点是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可兑换,国债期货作为成熟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其规避风险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国债期货上市将能有效帮助我国的金融机构和经济当事人规避利率风险,保障金融体系安全。

  “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推广,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加强,境外持有人民币的政府和机构购买和持有我国国债的需求日趋强烈,需运用国债期货来管理持债风险。”李剑阁说,上市国债期货,会增强境外政府和机构持有我国国债的积极性,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也有助于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结算的中心。

  金融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发挥价格尤其是要素价格的配置资源功能。有专家也指出,目前货币政策的调控正逐渐从数量型工具转向价格型工具,需增加多重市场化的工具,未来国债收益率、国债期货价格都将可以作为政策的重要参考。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则指出,目前市场对国债期货的需求较为迫切,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国债期货给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风险定价的工具,除了将上市的5年期国债期货外,还应研究推出短期和长期国债期货以及相关信用风险的管理工具。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国债期货的上市,实际上也进一步完善了期货衍生品市场体系。”专家指出,期货及衍生品逐渐成资本市场的重要部分,其带动的创新,对增强我国期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及深化金融改革,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