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料提速,预计产品额度有望扩大,参与主体的门槛也将大大降低,券商 、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均有望“分一杯羹”。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仍然处于推进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的初期,需要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稳步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
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
多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容并趋于常态化,可以最大限度地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有利于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提高信贷资产的运营能力。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助于推动其转变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通过证券化盘活存量信贷,腾挪出更多的信贷规模,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特别是用于小微企业、“三农”、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对于投资者来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容,将进一步丰富市场投资产品,拓宽财富保值增值的渠道。
在近期多家上市银行披露的中报中提及了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进程。建行称,已将“建元”2013年第一期公司类贷款证券化项目申报材料正式上报监管部门。北京银行称,资产证券化业务已完成筹备工作,并上报监管部门审核。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表示,未来中国银行将做更多的资产证券化相关业务和产品。李礼辉称,“中国银行在这方面有经验,从去年重新启动以来,我们首批做了30多亿元的产品,并且我们借助在海外分支机构的优势,做了相关的外币产品。”据了解,中行纽约分行打入美国主流市场的一大特色业务是资产证券化。作为首个在美国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中资银行,具有较大的示范效应。
据媒体公开报道,新一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确定为不超过3000亿元,国开行单独分得1000亿元额度,其中至少500亿元额度用于铁路贷款等基础资产;而五大银行有望共计分得1000亿元;另外1000亿元分配给其他机构。
多位专家还指出,目前我国仍然处于推进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的初期,需要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稳步扩大试点。此次试点扩容,充分体现了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并重的特点。近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试点工作。风险较大的资产不纳入试点范围,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抢滩”新业务
业内人士介绍,过去几年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方主要是信托公司,如今随着券商的加入,信托和券商面临直接竞争。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资产证券化进一步“扩容+扩围”,试点的推进,未来将有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包括券商、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据了解,券商与信托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上都将投入更多。
多位券商分析师指出,券商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可获得多项收入,券商不仅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承销方和专项项目管理人分别收取承销费和管理费,而且还作为项目的参与者,可以凭借对项目的深入了解,通过自有资金参与投资次级部分、提供流动性等方式赚取投资收益和利益收入等。据中信建投统计,承销费率约为0.3%至0.5%,管理费约为每年0.1%至0.5%。除此之外,信托、基金子公司等也将分得一杯羹。
今年3月,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提出,将信贷资产纳入券商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范围。保监会近日出台的《关于保险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保险资金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金融资产,优化金融配置。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立的“东证资管——阿里巴巴1号至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近日获证监会核准,受到市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