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金融机构扎堆扑向微信端 业内:跟风之举创新不够

2013年08月27日 16:50   来源:羊城晚报    戴曼曼

  今年上半年才流行起来的银行APP方兴未艾,如今其热度已被微信所取代。据羊城晚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个月内,工行、中信、平安、广发等十多家银行都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高调推出微信服务。但有业内人士却认为,以当前各家银行提供的微信服务来看,仅能满足部分客户查询需求,微信支付还是下一步的动作,“创新谈不上,只能说是被动适应客户需求,离真正的互联网金融还有距离”。

  银行:

  微信成“兵家必争之地”

  “互联网金融是大势所趋,我们银行的服务要跟得上客户习惯的改变”,本月中旬,汇丰中国行长黄碧娟向包括羊城晚报在内的媒体表示,汇丰在接下来会着力于打造电话银行,紧跟客户需求。

  在汇丰高管公开表态的同时,国内各银行都早已经按捺不住。微信作为目前最火爆的移动互联网工具,其用户数量已达到了4亿,因此也成为了各家银行眼中的“兵家必争之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1个月内,包括招行、工行、平安、中信、浦发在内的十多家银行都宣布推出微信服务,业务内容涵盖了余额查询、交易明细、投资理财等。

  不过,有体验过银行微信服务的市民向记者表示,银行推出的网点查询功能比较实用,但像一些金银价格查询和咨询服务就显得比较鸡肋,“只能显示金银价格,却没有任何操作指令显示可以进行账户实时买入和卖出,还不如用ipad的APP方便”。另一位市民则认为,简单咨询服务完全不需要依赖微信客户端解决,而复杂的投诉在微信上也说不清楚。

  业内人士:

  跟风之举创新不够

  各家银行都寄望通过微信联系客户,跟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浪潮,但却遭到了一些业内人士的质疑。某银行电子银行部的内部人员也承认目前微信的服务推出还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阶段,“只能说是一次尝试或者与客户互动的开始”。

  “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跟风的无奈之举”,长期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深圳人人聚财CEO许建文表示,多数银行集中推出微信银行服务,从服务范围和内容来看,都离互联网金融的精髓还很远,“跟着用户习惯走是好事儿,但创新太少”。

  记者也发现,以目前多数的微信银行提供的服务来看,只限于余额查询和业务咨询方面,多数不涉及支付,如要购买理财产品则仍需要跳转至手机银行。而某银行广东分行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从目前来看,微信还只是一个“通道”,但随着微信5.0版本的支付通道打通,该行的下一步棋肯定是微信支付。

  不过,微信支付的安全性目前在业内尚存争议。前段时间有网友爆出某银行的微信公共账号多达十几个,让人眼花缭乱无从选择。“就我们行来说,目前是由总行层面统筹发展,只有一个认证的账号”,该名人士建议用户在关注前需要小心甄别,但是关于为何不清理其他非认证的公共账号,她则无奈地表示清理权限不在银行。

  保险业:

  微信暂时只是客服端出口

  羊城晚报讯 记者程行欢报道:微信的热度也“烧”到了保险行业。羊城晚报记者发现,目前已经有30多家保险企业陆续推出了微信公众账号。

  作为最新的营销工具,微信显然是激烈竞争的下一个阵营,但如何将其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目前各保险企业显然还在摸索阶段。羊城晚报记者根据公众账号搜寻后发现,大部分保险企业目前还只停留在通过微信推送客户活动、保险理念、健康小知识等的阶段。这些微博公众号不仅号码繁多,而且在功能上更像一个咨询客服平台,而非行销渠道。

  此外,目前大部分企业微信号还没有进行规范管理。例如,以“阳光保险”为关键词,可以搜出的公众号也有4个,其中只有一个有认证;而以“阳光人寿”查询,还可以查询到5个公众号,让人无从辨别。

  还有一些账号因为缺乏打理而成为“僵尸号”。如新华人寿的官方微信号“新华直通车”仅是一个订阅号,记者关注了以后除了欢迎词,没有任何推送和互动。不过,新华人寿方面称,新的微信平台由总部团队统一研发,涉及多个部门,等研发成功再对外公布。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