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人口红利的拐点到了没有 放宽二胎能否延续人口红利期

2013年08月22日 07:5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侯大伟 周婷玉 姜刚

  近期,“二胎政策”和“延迟退休”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两个话题背后都涉及一个严峻的现实: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已经消失?我们该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围绕这些问题,“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各方专家学者。

  人口红利,拐点到了没有

  近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预测中国人口红利或于2015年消失的新闻,再次引发社会对人口红利的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2012年末,我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佳鹏认为,每百名劳动人口供养非劳动人口的人数越低,就越有利于低成本开发丰富的人力资源,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就是人口红利。我国从1987年开始,这种劳动人口供养比持续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到2012年达到了最低点30%,但这个比例的升高也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根据他的研究,2011年至2030年,将是我国劳动力最为丰富的时期,人口红利至少要到2034年才消失殆尽。

  中国人口学会理事、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马芒认为,“人口红利”的消失有一个过程,至少对于安徽、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来说,在2020年前,仍处于“人口红利期”。这些省份应该利用这个窗口期加快发展,为老龄化社会到来积累财富、储备人才。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人口红利不是人口结构的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这两年宏观经济发展降速已无可辩驳地说明,廉价劳动力资源已不会再源源不断地供给了。他说,事实上,我国人口红利已于2011年就消失了。

  放宽二胎,能否延续红利期

  8月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多次释放“完善生育政策”信号,引发公众对放宽二胎政策的遐想,特别是从“双独二胎”到“单独二胎”政策变迁可能性,更是被舆论解读为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现实选择。

  马芒认为,长期来看,放开二胎生育产生的新增人口,不仅能拉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将在若干年后大量补充不断减少的劳动力资源,使“人口红利期”消失的步伐减缓。

  蔡昉认为,中国应该研究适当调整人口政策,将二胎生育交由家庭决定,但是生育政策的调整,与人口红利关系不大。一方面由于抚养成本较高、低生育思维惯性等原因,并不会带来人口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新生儿成长为劳动力,至少还得需要15年的时间,难以改变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下降趋势。

  陈佳鹏说,根据百年人口预测成果,如果“十二五”期间放开“单独二胎”,到205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14亿,人口数量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但因为新生儿数量增多,只会增加社会供养人口比例,不仅不会延长红利期,还会加速人口红利的消失。

  延迟退休,老龄化社会必然选择?

  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继续攀升。数据显示,2012年末,我国大陆60周岁及以上人口近2亿人,占总人口的14.3%,大大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国际标准。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是否会迫使我们延迟退休年龄?

  陈佳鹏说,退休年龄若能从60岁上调到65岁,每年可增加8.83%生产人口,减少23.23%老年人口,相当于同期增加1/3的劳动力资源,这对经济发展影响十分可观,人口第二红利值得期待。但考虑到劳动就业压力和人力资源禀赋,调整退休年龄比较理想的时机应该在第一期红利结束之后,也就是2038年至2043年期间。

  蔡昉认为,人口红利是在一个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经济现象,一旦逝去将不可复返,所以不存在人口第二红利之说。因此,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就需要特别谨慎,切忌急于求成,否则很容易把接近和超过退休年龄的这部分人的脆弱性暴露出来,很可能处于既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社会保障的尴尬与无助状态。

  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胡光伟说,我反对简单地延长退休年龄,一些权力部门的领导干部恐怕还希望一辈子不退休呢。他认为,今年我们已经面临了最难大学毕业生就业季,延长退休年龄只能更加剧年轻人的就业难。

  据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责任编辑:蒋诗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