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7月理财品重现短期化苗头 “8号文”酝酿细化政策

2013年08月20日 07:24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张威

  如果仅从二季度的数据来看,“8号文”(即银监会今年3月下发的 《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效果明显。然而,7月份的最新银行理财数据却显示,要让“8号文”落到实处,尚难一蹴而就。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3年二季度融资类产品 (即主要的非标债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仅为0.38%,相比2012年第四季度2.35%及2013年第一季度1.78%,占比大幅缩水。

  7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进一步短期化,半年以下期限产品占比明显上升,其中3个月至6个月(含)期限产品发行数量为839款,市场占比上升幅度最大。

  某股份制银行首席理财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8号文”下发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和发行规模受到相应影响,资产池非标资产已部分转移出去,“但是,银行一方面要满足监管要求,另一方面要完成任务指标,最好的做法就是发行年内到期的产品。”

  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则表示,“8号文”已经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但对各商业银行而言,对非标债权资产的调整与清理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另据《金融时报》报道,银监会正在对商业银行执行“8号文”情况展开检查,而且此次检查摸底之后,很可能将出台细化政策。

  理财品发行现短期化趋势

  为了抑制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增长速度,防范和控制风险,银监会于今年3月下发了“8号文”,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要单独对应投资资产标的物提出要求,以及对非标债权资产余额提出了严格的量化管理指标,确定了35%和4%两条监管红线。

  “8号文”不仅对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进行了量化指标进行限制,同时也对银行特有的“期限错配”业务给出警示,今年二季度商业银行通过产品到期自动终止、加大标准债权投资、出售非标债权资产三种方式压缩非标债权资产占比。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3年二季度融资类产品(即主要的非标债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仅为0.38%,相比2012年第四季度2.35%及2013年第一季度1.78%,该类产品发行量占比大幅缩水。但记者发现,7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出现进一步短期化趋势,半年以下期限产品占比明显上升。

  数据显示,7月份,6个月期以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占比为86.92%,占比环比上升1.43个百分点;6个月至1年期(含)期限产品占比下降0.83个百分点至11.60%;1年以上期限产品占比下降0.80个百分点至1.21%。此外,本月发行了9款无固定期限产品。

  曾韵佼向记者表示,7月份产品的短期化,主要跟产品投向相关。

  理财专家徐建明表示,“8号文”主要是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单独对应投资资产标的物,以及非标债权资产余额提出了严格的量化管理指标,如果短期理财产品提升了,理财产品单独对应投资资产标的物就很难实现,这就与“8号文”背道而驰。

  “8号文”仅是开始?

  “8号文”对规划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向合理性靠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银行短期流动性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曾韵佼表示,受6月份的影响,7月份市场流动性仍较为紧张,尤其是在7月下旬,短期Shibor处于上行通道,而且市场普遍预期这种“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将会在月末、季末再次出现,因此将理财资金投向债券与货币市场,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从理财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的产品数量和占比都明显增加。

  由于资金市场的变化比较快,因此该类产品的期限一般都在6个月以下,这类产品增多,使7月份产品平均期限明显下降。

  “由于监管部门提出对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管跟进,给商业银行造成很大压力,7月份短期理财产品回升状况不算特别猛。”上述股份制银行首席理财师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8号文”规范了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和收益率,但到年底各大银行都有任务,银行一方面要满足监管要求,另一方面要完成任务指标,最好的办法就是发行年内到期的理财产品。

  “‘8号文’要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单独对应投资资产标的物,主要是因为之前大量短期理财产品投资一些长期资产项目,所以,理财产品趋向短期化仍要注意防范风险。”上述首席理财师表示。

  7月31日,尚福林提出银监会将研究制定综合性、系统性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管理办法,细化“8号文”关于理财业务规模控制、期限错配、风险防控方面的监管措施。由此可见,“8号文”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对银行理财市场监管将更加规范。

  另外,据《金融时报》报道,银监会正在对商业银行执行 “8号文”情况展开检查,检查情况将于9月10日由银监会的相关部门汇总数据。而且,此次检查摸底之后,很可能将出台细化政策。


(责任编辑:韦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