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政策预期不明 市场方向陷入两难困境

2013年08月09日 06:5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如果不能形成明确的政策预期,投资者对后市仍不会有统一的趋势性判断。在政策托底的预期下,短期股指还会以箱体震荡为主。市场将等待政策明朗,以便寻找下一个突破口。短期内,在指数震荡的过程中,个股仍会持续活跃,建议关注高成长个股及行业整合预期较高的板块。

  市场陷入两难困境

  大盘在创出1849点新低后,触底反弹,近1个半月期间,指数围绕2000点反复震荡,犹豫不决。投资者无论在股指上与下的判断上,还是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都处于两难的境地。我们认为,这种两难境地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近期的政策信号不明晰,导致投资者对政策预判产生分歧,进而对后期市场热点判断无法达成一致。

  首先,政策上的预判分歧直接导致强周期板块无法联动和持续走强,制约了指数上涨空间。这种分歧来自于近期管理层的政策调控基调与实际经济表现和具体措施的短期不一致。主要表现为:控货币增量前提下的结构调节与短期央行释放流动性的不一致;加强财政政策刺激力度与短期地方政府债务清查的不一致;加快产能过剩行业整合与加大基础设施项目投入的不一致;经济转型目标与房地产健康发展的不一致。

  其次,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代表的成长股涨幅已经过高,乐视网、中青宝等个股涨幅超过100%,甚至200%。而这些股票将面临中报的考验,是否能够以现实的业绩来证明其高成长性?如果业绩低于预期,那么这些成长股将会面临较大估值修正。在中报考验的情况下,投资者目前面临的两难选择是:继续持股还是转持低估值大盘蓝筹避险。

  我们认为,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未来政策没有形成统一和明确的趋势性预期,长期经济发展规划与短期政策托底之间的矛盾在短期甚至到明年上半年之前仍将存在。主要原因是,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内需消费拉动模式无法一蹴而就。我们判断,目前阶段管理层以先控风险和保持一定经济增速为主,进而逐渐推进转型。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当务之急是摸清和解决地方政府因固定资产投资所导致的大量债务,在短期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仍以土地出让为主的情况下,2013年全年土地及房地投资的资金需求会对证券市场资金产生稀释效应,资金紧缺的市场难以出现大级别行情。

  警惕房地产“吸血效应”

  基于以下的判断,我们认为2013年房地产热度不减:

  首先,地方政府卖地先行于“保持房地产健康发展”政策。按照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投资增速,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的增速约在20%左右的水平。今年上半年国土部公布的全国土地出让价款的增速在70%以上,住房用地供应增速接近40%,与历史相比,处于景气周期的高点。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基建投资增速二季度为22%,高于2010年的水平,同样处于景气周期的高点。数据说明,在管理层仍保持对房地产调控口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已经在上半年销售了近1.5万亿的土地。

  其次,保证目前的土地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是需要一个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实体经济下滑,财政收入下降,地方政府必须依靠土地转让来解决问题。要想顺利完成土地财政收入目标,必须有个房价上涨预期的房地产市场。因此,房地产行业要健康发展,城镇化进程要加快,调控政策暂缓,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开始打开。而现实的统计数据、专家预测、各地地王频出等现象,都可能形成下半年房价还会继续上涨的预期。

  此外,新出现两条政策预期。一是放开二胎政策,二是房地产税对增量征收。第一条将扭转长期房地产基本面因素,因为一旦预期人口数量特别是未来年轻一代人口数增加,房地产需求会继续旺盛。第二条增量征收会快速挤压现有的刚性需求,政策出台后购买就算是增量,税收负担会加重。这跟年初的国五条一样,将会挤压出观望的刚性需求。

  因此,可以大胆的预判一下,今年下半年这种卖地动作会非常快,那么资金回流股市的预期就不存在。房地产行业对社会资金的吸血效应在下半年可能体现出来。即便受到房地产政策放松影响,银行、地产、建材、有色等强周期板块有估值修复的预期,但是一个缺乏增量资金的市场也难以推动这些大象起舞,指数出现大级别上涨的概率很小。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