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无论是对整个A股市场、券商行业,还是光大证券自身,都是一场噩梦。对投资者而言,股指剧烈、大幅波动,让跟风者抑或是持仓不动的股指期货看空者均损失惨重;对券商行业而言,在创新业务大发展的背景下,此次光大证券风险的突然爆发,无疑为券商行业敲响了警钟,由此可能招致更为审慎的监管无疑会让处于襁褓中的创新业务成长受阻;对光大证券自身而言,牺牲的不只是积累不易的品牌,还有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的嫌疑,以及监管层可能的严厉惩罚。
牵一发而动全身,光大证券这只蝴蝶振动翅膀掀起的A股滔天巨浪该如何平息?后续又如何避免悲剧重演?这将考验证监会、交易所等监管方,以及整个券商行业的智慧。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让投资者不能平静。
从“乌龙指”到涉嫌虚假陈述再到7023手期指空单涉嫌内幕交易,光大证券(601788,收盘价12.12元)的形象变得越来越不堪。
如果说在“乌龙指”交易中,光大证券也是受害者之一,那么事件后续的走向则彻底将光大证券的形象定格为了一个阴谋者和施虐者。
18日下午,光大证券对“8·16行情”予以了说明。除了将责任推到“系统问题”上,对市场涉嫌虚假陈述以及内幕交易的质疑则绝口不提。
从指数的暴涨到个股的暴跌,16日的闪电行情坑杀了一大批资金,可谓是A股的一场浩劫。然而在这背后,并不是“下错单”这么简单。
“乌龙指”突袭权重股引大涨
最近几周,市场总是会有周末焦虑症,担心周末会出现IPO重启等利空消息,所以周一至周三涨,周四至周五跌,便成为市场的一种规律。
然而,就这在一切“按部就班”进行之时,一个将被A股历史所铭记的事件悄然到来。
在8月16日11点05分即将结束的那一刹那,包括中国石油(601857,收盘价8.04元)、工商银行(601398,收盘价3.95元)等权重股在内的一百多只股票出现集体“秒杀”涨停的奇观!前后三分内放量成交90多亿!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令投资者一时不知所措。难道是系统出错了?
几秒钟后,大多数投资者缓过神来,对这一历史上罕见的“闪电涨停”的议论也随即展开。在QQ上、在论坛上、在电话里,投资者通过各种沟通平台积极打听、热烈讨论。
董秘表态被指虚假陈述
对于这笔罕见的交易,人们的第一判断就是有人下错了单。
实际上,A股市场上出现 “乌龙指”交易的情况并不少见,但这往往只是个股现象。但由于银行、券商股集体飙涨,对“乌龙指”的怀疑情绪逐渐减轻,随后市场各种传言开始出现。其中,一度被认为是最靠谱的两个传言针对的都是蓝筹股。一种说法是50成分股将于9月1日实现“T+0”交易;另一说法是“收市后将公布优先股试点方案,大市值的蓝筹股,绝大部分股份将转为优先股,只拿分红,不再流通”。除此之外,有市场人士还煞有介事地称“上交所的系统出了问题,买单放大了1000倍,因为大多数涨停股是上海的。”此外,也有传言称,相关会议已经“允许银行混业经营”,这才是银行股集体涨停的原因。
就在中午即将收盘时,有媒体发布消息称 “暴涨源于光大证券70亿元"乌龙指"交易。”由于传言的指向性明确,其可靠性顿时提升。然而,光大证券董秘梅键很快便对这一传闻予以了否认,并被媒体广泛转载。
但随后证监会、交易所以及光大证券自己的公告均表明,“乌龙指”事件确系光大证券所为,故梅键此前关于“乌龙指”的表态被认为有误导之嫌,涉嫌虚假陈述。
布局空单涉嫌内幕交易
然而,在光大证券董秘对 “传闻”作出澄清之后不久,事情就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下午1点钟,当其他券商股正常开盘时,光大证券却临时停牌了。随后,光大证券发布临时公告称“今天上午,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公司正在进行相关核查和处置工作。”
至此,“8·16闪电行情”的缘由探究有了初步结果—确实是光大证券的自营出了问题。
在此背景下,以券商为首的金融股在午后逐渐回落,追涨资金悉数被套。一批早盘时的热门题材股,十分冤枉地在午后开始跳水。
然而,这还不是最令市场感到愤怒的。
就在16日当天,盘后数据显示,光大期货的持卖单量排名第一,为10194手,环比增加了7023手,大幅领先第二名1018手。显然,若光大证券在股票市场疯狂做多只是乌龙事件,那么其全资子公司光大期货在16日的持卖单量暴增,便是一个赤裸裸的阴谋。
有风险人士指出,光大证券内部在获知“乌龙指”交易后,为了挽回损失,通过股指期货的卖空来对冲股市上的损失。对冲规避风险本身没有错,但是,当一个错误(乌龙指)发生时,光大证券却用另一个错误(董秘澄清“传闻”)来挽救,最终让一个原本正常的交易策略 (对冲风险卖空期指)变成了一个新的错误(涉嫌内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