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光伏危机加速行业整合 融资难是光伏业主要问题

2013年08月17日 12:37   来源:环球时报   薛小乐】

  中欧光伏反倾销争端暂时握手言和。8月6日,欧盟围绕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友好解决方案”正式生效,94家中国企业按照“承诺”协议要求对欧盟出口硅片、电池、组件可免征反倾销税。根据协议,未来两年内,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光伏产品价格不得低于0.56欧元/瓦;数量上,每个统计年度内不得超过7吉瓦(1吉瓦等于100万千瓦)。近几年,中国光伏企业始终处在国际贸易争端的风口浪尖。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中国光伏业能经受住考验吗?中国光伏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在河北省保定市专访了中国光伏企业的领军人物英利集团总裁苗连生,听他讲述对光伏产业发展的看法。

  融资难是光伏业主要问题

  环球时报:有媒体称,欧美对中国光伏产业搞“双反”损人不利己,也损害了欧美各国的就业。为什么欧美总是要提出这样损人不利己的要求?

  苗连生:欧美在经济情况不太好时,会出现一些主动和被动的贸易壁垒。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多数国家都把发展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作为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战略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经过十几年摸爬滚打,在技术、资金、规模等方面也建立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2011年以来,欧美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打压中国光伏产业,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确保欧美在未来战略性产业方面的领先地位和利益。

  环球时报:欧美“双反”对英利及其他中国光伏企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您如何看待当前光伏产业的发展形势?

  苗连生:在美国和欧盟对华光伏业“双反”之后,英利和国内其他光伏企业一样,都遭受了不少损失。2011年下半年,我们几乎赔了个底朝天,亏损非常大,但当年三四季度业绩有所回升,算是挺过来了,其他企业也差不多。中欧已就光伏案达成价格承诺安排,中国对欧洲市场的出口量将有所下降,但不会导致颠覆性的产业损害。现在市场还不是最差,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进出口总额超过150亿美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5%。我国光伏组件生产维持增长,价格有所回调,企业亏损幅度收窄。初步估算,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已经得到缓解,正在逐渐趋于平衡。目前光伏业出现了一些状况,这是每个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在一定程度上,危机不一定就是真的不行了,而是加速了行业整合速度,这个时候就看谁真正有市场、有品牌、有技术和实力了,经过这次洗牌后,好的企业会更加健康,而大批中小企业则被淘汰出局。英利早已做好准备,首先,新兴市场已经成长起来,第二,国内市场也成为我们主要发展目标之一。这样的布局也能反过去倒逼欧美市场,给他们增加压力。

  环球时报:目前国内光伏产业还面临哪些问题?

  苗连生:主要是资金问题,当前光伏行业普遍资金链紧张。欧美双反、产能过剩、企业亏损成为光伏产业在金融市场重获投资信心的障碍所在,商业银行对光伏企业普遍采取金融收紧的政策造成部分光伏企业资金链紧张。今年4月,英利和国家开发银行搞了一个战略合作签约,专门支持我们开发光伏电站、长期授信、滚动式发展,这对我们帮助很大。

  治理公司先学习国内外形势

  环球时报:每一次市场变化,您是如何进行预判的?

  苗连生:我每次判断都是通过大规模的信息分析、深入的市场调查才做出的。市场经济没人能变成神,都得靠科学的市场分析。2011年之前,我的市场调研都是放在欧美等国外市场,从2011年开始,我开始重点关注国内市场的发展,对国内市场的考察差不多是日夜兼程,我曾有半个月行程1万多公里,跑8个城市的纪录。7月份我有22天在出差。我认为,公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与国家一致,要成为具备综合指挥能力的人,首先要不断关注、学习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公司战略,知道中国的大战略及制定这个战略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再明确自己要在这个战略下干什么。中国经济过去是外向型的,但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打破了能源分配格局,导致出口严重受阻,所以国家要转型,通过转型来拉动内需。但国内市场的启动需要经历培育、成熟、发展等阶段,需要时间,这需要我们自己一方面苦练内功,另一方面加大市场开拓。我们希望两年后进入国内下游发电前两名,全球除欧美市场,在新兴市场的综合指数要进入前十名。

  环球时报:对一般企业来说,应对经营危机最常见的办法就是裁员和减薪,对此,您怎么看?

  苗连生:2011-2013年,整个行业全在亏损,英利也不例外,但我们坚持不裁员、不减薪、不停产,可以说是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可以想象,如果2012年公司停产了,一方面给政府造成很大压力,影响到2万多个家庭,10多万人的生计,更打击银行对光伏的信心,会对整个光伏行业造成致命打击。英利两次面对危机时做到了不减员不降薪,一次是在2008年到2009年,还有就是这一次。这次比上次的情况还要惨,我们不但没降薪,还普遍调涨了一大批,虽然付出很大成本,但稳定了员工的思想,增长了他们的士气和归属感,使他们对企业的信心越来越强,也增加了企业拓展市场的战斗力和面对危机的抗击打能力,增强了企业的生命力。

  环球时报:英利的企业文化一直被外界关注,比如“像部队一样管理”、强调“共产党员先锋岗”。听说公司内部还会不时搞一些政策、市场形势的学习会和宣讲会,您是如何考虑的?

  苗连生:集团做政策、市场形势的学习会和宣讲会一般在两种情况下进行。一个是行业发生危机的时候,一个是工作最忙的时候。为什么这么做?首先在行业发生危机时,最需要稳定员工的思想和士气,通过学习会和宣讲会能稳定员工情绪,同时让大家对未来发展有所了解和判断。在工作最忙的时候开会,能让大家减压,让员工胸怀大一点、看得远一点、不要让眼前琐碎事把自己封闭起来。这也是培养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战略思维。我们现在马上要成立10个省级总公司,一、二把手都要从公司内部选拨出来。如果平时不关注政治经济形势,不注重学习,很难被提拔上来。

  国外很多机构也在分析我们的企业文化。集团好时有人想挖我们的人,不好时我们的人也没有离开过。设置共产党员先锋岗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党员的强大执行力和带头作用。我们车间的铸锭炉旁边就竖着“党员先锋岗”的牌子,就是要处处发挥带头作用。各级党组织结构表和发展党员程序图遍布每个车间。在英利,全体党员佩徽上岗,使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团结身边的员工拧成一股绳。每次开展生产会战的时候,都会有员工火线入党。

  中国企业要和世界同行比武

  环球时报:最近北京及河北的雾霾天气一直被人诟病,河北更是有多个城市排在污染严重排行榜前十名中。您有什么感触?

  苗连生:要发展经济,不解决环境问题肯定不行。发展新能源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最佳方式。我们本身生产的就是清洁能源,每年减少2亿多吨温室气体排放。做人和做企业一样,不能只为自己着想,还得为子孙后代考虑。

  环球时报:您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有何建议?

  苗连生:中国光伏产业从娘胎一出来,还没练爬就扔到德国市场,跟武功高强的比去了,在欧洲练就了一身国际化的功夫,建立了稳定的团队和法人治理结构,非常不容易。2010年我们在南非世界杯赛场上打出“中国英利”四个汉字的时候,很多人说我们为国争光,但我跟外界说,我们是沾了国家的光。借助中国入世10年,全球经济低洼效应,人们对中国的好奇感,中国企业才会更受关注。现在全球经济已经低迷到底了,正在逐步复苏。这正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博弈的关键时期。中国企业要走向全球化,必须有更多的企业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大胆宣传,积极推动,到国际舞台上亮相。争取利用10年、20年的时间,建立更多的国际化品牌,在全世界提升中国“智”造的可信度,把欧美的份额挤点出去,占领未来发展的一席之地。我们将在明年的巴西世界杯上更多突出“中国风”元素,让更多的人认可中国的光伏产品,到时品牌冲击力肯定更大。【环球时报记者 薛小乐】

  标签:光伏中国苗连生欧美政治经济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