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走弱,私募也迎来寒冬。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在大市环境的影响下,不仅多款阳光私募产品净值濒临警戒线,而部分信托产品甚至被迫提前清盘。
大市不好显然是私募产品走向清盘的最大原因。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在6月份的行情中,已公布净值的近1000只非结构化产品,正收益产品不到10%,90%以上的产品出现亏损,亏损幅度超过20%,产品近100只,其中最大亏损达34.09%。在净值快速下挫的情况下,仅在6月17日~24日的一周时间,有5只证券类阳光私募产品提前清盘,包括“华润信托-稳益5号”、“长安信托-铮峰二期”、“兴业信托-金海财富成长”、“长安信托-盈融达1号”和“长安信托-斯达克公牛1期”。
业绩显然是导致清盘的第一杀手。记者了解到,上述的金海财富成长清盘时净值仅有0.66元,成立两年多以来走势几乎一直跟随大盘,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彭晓武向记者表示,以上清盘数据并非全部,因为很多信托发布清盘公告有时滞后,此外有些产品净值更新慢,尚有不少产品可能遭遇清盘。
“不少中小规模的私募只有一两个产品,这些产品清盘了,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这些私募暂时出局了。”深圳私募人士邹建斌向记者表示,目前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清盘就是大洗牌,也是很难避免的。根据业内估计,在目前国内运行的1000多只私募产品中,这轮遭遇清盘的私募产品数量应在20家左右。除以上产品之外,好买基金截至6月28日的业绩数据显示,有9只私募产品低于清盘线运行。
而结构化产品的清盘报告则显示了另类的清盘风险。6月21日,西部信托公告了“西部信托-稳健人生系列伞形结构化1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项下第0004信托单元”的清算报告。报告称,由于次级受益人放弃补足资金,信托计划提前清算。根据私募产品发行机制,结构化产品中,一旦产品净值跌破约定的止损线,私募投顾就将面临要么补钱将净值拉升至止损线之上,要么清盘的艰难选择。值得指出的是,在该信托计划的清算结果之中,由于结构化产品的设计缘故,最终优先级受益人获得少许收益,而次级受益人则亏损逾30%。
但有些产品的清盘理由并非完全因为亏损。比如,记者了解中,上述长安信托旗下终止的两只私募产品(盈融达1号与斯达克公牛1号)清盘时的最终净值均高于0.95。盈融达方面的解释是,因为投资者持续赎回,目前份额已经少于3000万份,根据信托合同触发了提前清盘条约;而私募斯达克资管向记者发来的回复则表示,清盘是公司主动提出的,因为产品去年发行时仅募集了2000万元,规模有限,对于私募来说运营成本过高,因此决定在没有亏损的情况下提前清盘。
而记者从长安信托了解到的最新信息显示,过往一向清盘风险较低的债券私募在近期也出现了提前清盘,但长安信托方面显示,清盘的产品苏通1号是按照合同约定清盘的,并未进一步说明具体的清盘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