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航班延误“人在囧途” 赔偿何时落到实处

2013年08月08日 10:58   来源:新华网   覃星星 乌梦达 高洁

  不久前,微博上一张空乘人员摆着糕点水果双手合十求“正点”的图片引来网友对航班延误的一片“吐槽”。近来航班的屡屡延误、正点率低以及由此带来的旅客与航空公司冲突频发成为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面对航班延误带来的一次次民航版“人在囧途”,旅客所有的后续行程安排都受到严重影响,旅客的正点出行如何谁来保障?延误之后如何避免赔偿成一纸空文?

  误机常态化、赔偿无影踪

  因工作原因需经常乘坐飞机出差的白领张超,今年5月份因工作需要分别去了青岛、哈尔滨、石家庄、呼和浩特四个城市,每次航班都会晚点20分钟-40分钟。航空公司给出的解释五花八门,匪夷所思:天气不佳、机器维修,甚至还有“机场太小”。

  多位旅客接受采访时表示,曾有多次登机后却在机舱内闷一两个小时才得以起飞的窘事。面对屡屡延误的航班,最近一个月常乘飞机出差的媒体人李夏表示“很受伤”。“乘坐7月4日从北京飞往广州的国航CA1339航班时就等了近4个小时,15日晚从北京飞贵阳又晚了3个小时。四次乘机,次次晚点,等待时间加起来近10个小时,怎能不受伤?”

  李夏说,被忽悠不是终点,“误机常态化、赔偿无影踪”才让人怒上加怒。“在携程的推荐下,我特意在购买机票时买了太平洋保险的航空延误险,一旦航班延误抵达3小时,保险公司要支付赔偿300元。但真延误了,打他们官方客服电话30多次,均无法打通,网上申请自动赔偿,保单也没人受理。”李夏说。

  旅客冯小姐表示,对大多数旅客来说,选择乘飞机出行,是为了安全、快捷和舒适。但若碰上航班延误,这种愿望无疑会大打折扣,甚至让人感到沮丧和愤怒;此时,延误的信息无从得知或者时间一推再推,不清楚延误到何时,旅客与航空公司、机场的矛盾很容易被激化。

  频频延误,到底怪天还是怨人?

  虽然航班延误是个世界性难题,但在中国,航班延误又有自己的特点:一是我国民航航班延误总量大,影响范围广,经济损失大;二是我国因航班延误而引起的矛盾非常突出。

  哪些因素导致航班频频延误?北京航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起淮介绍,目前我国航班延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空域紧张。“目前,中国民航可用空域很有限,由于空中禁区多,民航方面可调节的余度很小,因而常常造成航路拥挤。”

  在“天路”如此拥挤的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枢纽机场一旦“打喷嚏”,其他机场也要“感冒”,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影响到其他机场甚至全国航班。以广州白云机场为例,2012年该机场起降航班37.3万架次,平均每天上千架次,高峰时段每小时上百架航班起落,接近机场流量调控运转的极限。

  同时,天气因素也不容忽视。夏季多降雨尤其是雷雨,天气恶劣达不到起降标准常常造成航班延误甚至是取消。南航广西分公司运行指挥部副经理徐翔表示,在普通人看来,大雾、雷电才算是恶劣天气,但是低空云、雷雨区、强侧风等因素同样影响飞机起降。一旦在狭窄的航路上出现大面积高空雷雨区等状况,由于民航航路严格受限,不是所有情况飞机都能绕飞,这也常常造成航班延误。

  针对旅客质疑的关闭舱门闷了几十分钟还不起飞?徐翔表示,待旅客全部登机关闭舱门,一切就绪后,机长才能向空管部门申请起飞,此时方可进入排队序列。晚一分钟申请航班,就要给后面正点申请的航班让路。为了能尽快起飞,一般不主张旅客在地面候机楼等待。

  业内人士介绍,航空公司处理应对不当等因素也常常导致航班晚点。

  


(责任编辑:邢晓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