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资者表示,惠天热电十多年不分红,净资产回报率低得可怜,却向大股东慷慨采购高价煤,而且定价方式不透明;很难排除向大股东输送利益嫌疑
号称“东北地区最大的专业供暖上市公司”的惠天热电因《关于预计2013年-2014年采暖期日常关联交易的议案》,被广大中小股东质疑在煤炭采购环节借关联交易向大股东输送利益。在广大中小股东的联合反对下,该议案几经波折,最终被迫“流产”。
《证券日报》记者昨日致电惠天热电董秘马晓荣,马晓荣向记者表示,之前的公告中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就是鉴于一些中小股东的质疑,该公司将采取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的形式,近期将把公开招标的公告发布出去,公开招标公告披露后按照相关规定20个工作日再进行招标采购。
马晓荣认为,公司目前没什么可回应的,北方的煤炭市场与全国市场有所不同,需要等公开招标结果出来之后再做评判。
关联交易议案
一波三折
惠天热电这一关联交易议案最初提出于2月19日的公告,该公告披露,向关联人沈阳城市公用集团煤炭有限公司采购燃料不超过8.5亿元,接受关联人沈阳城市公用集团物流有限公司运输服务费用不超过0.55亿元,合计为9.05亿元,而上一年度的采购费用也高达7.35亿元。
上述公告显示,为满足公司2013年-2014年采暖期(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供热燃煤需求,2013年公司预计将向煤炭公司采购120万吨煤炭(其中:混煤不超过100万吨,褐煤不超过20万吨),涉及金额约8.5亿元;运输单价参照2012年-2013年采暖期运煤期间燃油的平均价格,在燃油平均价格波动小于3%的基础上,按不高于现行价格执行,即:新民煤场运到各锅炉房为48元/吨(运距平均在50公里),于洪、七二四煤场运到各锅炉房为21元/吨(运距平均在20公里)。
这一煤炭采购的关联交易公告一经披露,立刻遭到中小股东的强烈质疑。在3月7日临时股东大会上,在广大中小股东极力反对下,上述议案未获通过。本议案出席会议所有有表决权股份为2217.73万股;同意634.64万股、反对1583.09股,反对票占出席会议所有有表决权股东所持股份的71.38%。
之后的2013年6月24日,该公司临时董事会通过了“修正版”的关联交易议案,向关联方采购煤炭包括运输费用的总额修改为不超过6.15亿元,其中煤炭总量112万吨(涉及金额约5.8亿元,其中包含铁路运费约7238万元,运输费用不超过3500万元;上一年度煤炭采购的实际发生额也被“修订”为6.84亿元。具体燃煤需求修订为“将向关联方沈阳城市公用集团煤炭有限公司采购112万吨煤炭(其中:烟煤不超过96万吨、褐煤不超过16万吨)”。
但这一“修订版”的关联交易议案仍被质疑“天价”卖煤,涉嫌向大股东输送利益。
最终,该公司不得不选择在7月11日的临时股东大会前夕取消了“关联交易”的议案。惠天热电7月9日公告披露,2013年7月5日,公司接到控股股东——沈阳供暖集团有限公司致函公司董事会,因中小股东对煤炭采购及煤炭运输的日常关联交易事项存在异议,建议取消审议原提案——《关于预计2013年-2014年采暖期日常关联交易的议案(修订案)》,煤炭采购及煤炭运输事项将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
投资者质疑
“向大股东输送利益”
事实上,惠天热电这一关联交易从一提出就引发投资者的无数质疑。有参加了该公司股东大会平对该议案投反对票的投资者撰文称,“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12年供暖季向同属于沈阳城市公用集团的煤炭有限公司采购煤炭100万吨,涉及关联交易金额7亿元;向沈阳城市公用集团旗下的沈阳城市公用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发生关联交易金额3500万元,总的关联交易金额达到7.35亿元,而整个惠天公司2011年的供暖收入也仅为11亿元,关联交易金额竟占到主营收入的67%,这在上市公司里面实属罕见”。
此外,上述投资者认为,惠天热电2012年-2013年煤炭关联交易采购价格显著高于市场价。根据公司公告“2012年公司将向煤炭公司采购100万吨煤炭,涉及金额约7亿元”,据此推算每吨价格约为700元/吨,其中还包括十分低价的3300大卡的褐煤16万吨,实际烟煤均价更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一季报显示,惠天热电报告期内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只有615.7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仅为121.8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5.84%。
众所周知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接连下滑,跌跌不休,惠天热电的煤炭采购价格即使按照“修订版”的关联交易议案,采购价格仍然并不便宜。
环渤海动力煤7月31日的最新报价显示,5000大卡的动力煤在秦皇岛港、黄骅港、天津港、曹妃甸港、国投京唐港、京唐港等主要煤炭港口的价格在480元/吨-500元/吨之间。
上述投资者表示,该公司十多年不分红,净资产回报率得得可怜,却向大股东慷慨采购高价煤,而且定价方式不透明;很难排除侵害中小投资者权益,向大股东输送利益嫌疑。
惠天热电董秘马晓荣称,该公司将在本月21日披露半年报。关于该公司业绩以及未来的公开招标采购,本报将持续关注。(证券日报 唐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