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日讯 (记者 魏京婷)错综复杂的形势和不断增大的风险防控压力,使银行业风险状况备受人们关注。我国的银行体系是否稳健?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信贷、理财业务、信托业务等重点领域风险是否可控?近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半年,我国银行体系整体健康,地方融资平台总体风险可控,信托及理财产品风险可控。
银行体系整体健康
尚福林表示,目前存贷款增速、资本金充足率及不良资产的比例这三大指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或比去年同期略好,可以说我国银行体系整体健康。
尚福林说,2013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累积实现净利润75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15亿元,增幅13.8%。资本充足率13.03%高于去年同期0.12个百分点,而不良贷款率是0.96%远低于国际银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92.5%。也就是说银行为每1块钱的不良贷款已经准备好了3块钱来弥补。
地方融资平台总体风险可控
对于人们关注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尚福林说,平台贷款增长降速,非贷款融资增多。同时,随着总量增长,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隐患。但地方融资平台总体风险可控。尚福林还表示:“下一步监管平台风险的总体原则是: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
据银监会资料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平台贷款余额9.7万亿元,同比增长6.2%,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9个百分点。新增的贷款主要投向在建收尾工程项目。
信托及理财产品风险可控
对于人们关注的影子银行问题,尚福林指出这一问题的关注点实际上是信托与理财产品。今年以来他们的增长速度都在下降并在严格的监管之下。部分违反监管规定的产品可能会带来风险,但数量并不大,风险可控。
对信托产品风险,主要从四方面进行管控:一是控制投向,压缩房地产和地方平台投入的数量;二是加强净资本比例管理,控制总量增长;三是要求项目与资金一一对应,以控制期限错配;四是加强投资教育,明确买者自负,风险自担。
对理财产品风险管控,则主要设置“三道防线”:一是针对期限错配风险,规定理财产品资金来源和运用一一对应,期限一一对应;二是针对杠杆率风险,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35%,或总资产的4%;三是针对信用转换风险,将未一一对应的非标准理财产品纳入信贷规模管理。
下半年信贷资金向五个方面倾斜
盘活的存量和今年的增量贷款向以下五个方面倾斜: 一是向重点在建续建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传统产业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产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新兴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等在转型升级中有重大影响和示范引导作用的行业倾斜。二是向化解过剩产能倾斜。三是向小微企业倾斜。要按照国务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会议的部署,落实“两个不低于”的总体要求和考核措施。制定信贷资产证券化与支持(服务)小微企业挂钩的具体办法。四是向“三农”倾斜。五是 向消费升级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