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8月1日公布的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3%,环比缓升0.2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的48.2%。与此同时,汇丰银行公布的数据则低至47.7%。
分析人士表示,国务院推出的一系列“微刺激”举措,提振了市场信心,这是7月份PMI回升的主要原因。但数据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以及中小企业的指数,虽有小幅回升,却仍处于荣枯线下。
统计差距的背后
中国官方公布的7月PMI回升,但汇丰中国公布的7月份制造业PMI为47.7%,处于荣枯线下,更达到11个月以来的最低值。同是PMI统计,结果为何大相径庭?“主要原因是样本存在差异。”汇丰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马小萍表示,汇丰数据是由一家独立机构统计得出的,在样本上与官方PMI存在差异。汇丰数据中,中小企业占比大。另据分析人士表示,官方统计样本中大企业、国有企业较多。
此外,马小萍表示,数据统计之后还要进行季节调整,以消除节假日等因素的干扰,两者在处理方式上存在差异。
“不能仅从数据上就认为经济有多么糟糕。”首创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剑辉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PMI数据反映的当月情况,很大程度上受各企业采购经理的主观预期影响,统计的结果不仅反映客观形势,也包括主观判断。“如准确掌握经济运行情况,还得综合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及投资、消费等其他指数。”
“微刺激”提振信心
“企业信心有所增强是7月份PMI小幅回升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7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4%,环比回升2.3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下降走势,这主要得益于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的举措和政策。“这些举措提振了企业的发展信心。”赵庆河说。
从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指数来看,五大指数“四升一降”。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均在回升,分别为52.4%、50.6%、47.6%和49.1%。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升幅均为0.2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升幅为0.4个百分点。
唯一出现下降的是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1%,接近临界点,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王剑辉表示,这可能是“钱荒”带来的“后遗症”。“历经钱荒,企业对现金更加重视,见钱发货的现象更普遍,影响了供应商的配送时间。”王剑辉说。
值得关注的是,从分析数据来看,中小企业的PMI指数以及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均呈现温和回升的局面,但仍处于荣枯线下。王剑辉分析认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微刺激”举措以及外贸“国六条”等举措提振了中小企业和外贸企业的信心,但要发挥实际作用尚需时日。
王剑辉预计,“微刺激”举措将在几个月后产生作用。“7月份是个临界点,经历了8月份的波动之后,9月份将会出现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