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大干快上”的呐喊声中,部分基金子公司成立不久,便将规模急剧膨胀至百亿甚至更高,业务范围更是五花八门,涉猎私募股权投资、地方融资平台、 房地产 “信托 ”融资等不一而足,竟几乎成了无所不能的“万能神器”。但在表面如热火烹油般繁华的背后,却潜藏着令业内人士都不得不深思的风险。
风险之一,来自于政策的变数。业内公开的秘密是,基金子公司能够短期内获取跨越式的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并非来自于基金子公司自身的实力抑或背后股东 基金公司的支持,而是来自于近年来对信托、券商资管等行业从事“通道”业务的监管日趋严厉,导致大量市场需求被“淤塞”,当几乎没有政策限制的基金子公司横空出世后,便自发地成为清除“淤塞”的最好工具——市场需求因此如奔泻的洪水般,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基金子公司中。换句话说,基金子公司规模短期骤然膨胀乃是政策使然。但吃“政策饭”获得快速发展虽然为基金子公司的生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为基金子公司未来的前行埋下了重重隐患。
事实上,早有业内人士指出,基金子公司并非是监管部门的“宠儿”,之所以会出现信托、券商资管在各类“通道”业务上受限,而基金子公司却近乎毫无监管,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新生事物,基金子公司的规模还太小,尚未发生令监管层警惕的风险事件。但是,伴随着基金子公司的快速膨胀,宽泛的业务架构导致的无法进行足够的风险控制,基金子公司目前从事的各种“通道”及类似业务爆发出风险事件是可以预期的。届时,监管层的视线势必会转移到基金子公司,“政策饭”将会戛然而止。因此,对于基金子公司来说,其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可预期但却完全不可控的监管政策变数。
风险之二,来自于诸多基金子公司粗放式的公司治理,这使得基金子公司的发展给外界以“野蛮生长”的印象。记者观察发现,许多基金公司对成立子公司的态度比较暧昧,并无明晰的战略规划,仅以“跑马圈地”为目的来推动子公司的业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许多基金子公司便以“什么赚钱做什么”的心态,四处寻找“短、平、快”的项目,既无明确的业务发展主线,也常常罔顾这些短期项目的风险。这一点,从许多基金子公司在人员招聘上的风格便可窥得一斑:在各大招聘平台上,基金子公司多数聘用都是针对项目经理而去,而对应聘者的要求则多以人脉资源考量,尤以能自带项目加盟为佳。
若仅仅是为了迅速壮大公司规模,以便在未来可预期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基金子公司们的这些“短视”倒也可以理解。但现实的情况是,基金子公司采用壮大公司规模的方式,绝大多数集中在所谓的“通道”业务上,而在此前多年信托和券商资管等机构的拼力厮杀下,这些“通道”业务早已不是“蓝海”,而是充满了恶性竞争的“红海”。可以想象的是,待监管层规范这类业务后,信托、券商资管等杀个“回马枪”,根基尚浅的基金子公司很容易被打的丢盔弃甲。简单地靠挖人、挖项目来创效益而忽视基金子公司长远规划的做法,将因此尝到难以下咽的“苦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粗放式公司治理的“野蛮生长”中,其实还有一个基金业不愿为外人道的隐忧,那便是在基金子公司对短期效益的极度渴求下,会忽视甚至有意放纵风险的增长,这会导致许多游走在法律边缘、甚至是不合法或不合规的项目涌进基金子公司之中。而在中国日益强调法制化,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这些包裹鲜艳外衣的“有毒”项目终有一日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引爆自己的风险,并因此极大影响基金子公司的发展前途。事实上,无论是信托,还是券商资管,之所以在业务上遭遇严格的限制,其背景也是过度追求发展而放纵风险,以至于风险频出挑战了监管层的底线。前车之鉴,不可覆辙,对于那些真正期望通过基金子公司实现“弯道超车”抑或发展“第二春”的基金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