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逾35家基金子公司成立 人才和资源缺乏成“软肋”

2013年07月08日 07: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上周末,金鹰基金公司在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开发区注册成立子公司的申请已获得证监会批准,再为基金子公司队伍添丁。加之近日易方达基金子公司60%的股权激励、民生加银基金子公司增资等事件,再次将投资者的目光聚焦到基金子公司的发展现状。

  据《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了解,从目前子公司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似乎并不容乐观,有不少子公司成立后至今未能开展业务。而在已开展业务的基金子公司中,通道和类信托业务则成为“众星捧月”的焦点,但专业人才匮乏、与其它专业机构相比优势不足等劣势,都是目前基金公司子公司发展的拦路虎。据记者粗略统计,自去年新政开闸后,截至目前至少已有35家基金公司“产子”。

  不过,也有子公司业务增长较快的公司,有知情人士向基金新闻部透露,招商基金子公司目前的业务规模已经达到300亿元。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对记者坦言:“基金公司子公司目前开展业务较为困难,因为子公司不能做母公司的业务,而母公司不做的业务往往都是其他机构的主业,人才和资源一时难以与之抗衡。”

  人才资源暂难抗衡

  子公司动他人“奶酪”不易

  随着我国公募基金的迅猛发展,业务拓展和经营模式创新近年来被提上日程,而去年10月底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并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允许基金公司以子公司的形式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业务范围可包括非上市股权、债权、收益权等专项资产投资,相比母公司的证券、债券业务拓展了许多。此后,多家公司积极申报,正式打开了基金公司子公司的业务大门。

  上周五,金鹰基金在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开发区注册成立子公司的申请已获得证监会批准,金鹰基金作为唯一发起人股东,占股100%,再为基金子公司队伍添丁。据记者粗略统计,自去年新政开闸后,截至目前至少已有35家基金公司“产子”。

  某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宽泛的业务范围并不一定能给基金公司多大空间,做什么?如何做?都是摆在基金公司子公司前面的首要问题。正所谓“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却很骨感”,基金子公司运作及开展业务的路并不好走,尽管基金子公司在新政实施后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批量式成立,但据了解,目前已开展业务的却并不多,不少子公司成立后,具体业务定位不清,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接踵而至。

  在已开展业务的基金子公司中,通道和类信托业务则成为众星捧月的焦点,广州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专业人才匮乏、与其它专业机构相比优势不足等劣势,都是目前基金公司子公司的发展的拦路虎,子公司要想走出差异化发展,要在自身现有资源和优势的基础上再做创新产品,这样才更有意义和特色。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也坦言:“在政策红利出台后,基金公司为求多元化发展和突出强项做出特色,纷纷上报子公司申请,但从目前已成立的子公司发展情况看,并不乐观。”“基金公司子公司目前开展业务较为困难,因为子公司不能做母公司的业务,而母公司不做的业务往往都是其他机构的主业,人才和资源一时难以与之抗衡。”他补充到。

  而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基金公司子公司目前业务的发展虽然没有原来预想的好,但长远来看,其涉及的业务范围还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在信托、通道等业务的开展方面,子公司的优势并不明显,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短期可能盈利会出现困难。但基金公司在多年的发展中,积攒下大量的客户资源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尽管子公司业务开展起步较为困难,但对其后续发展前景依然看好。

  招商基金子公司

  规模突破300亿元

  据了解,已成立的30余家基金子公司的发展现状差异较大,背靠银行、大型券商等强大股东的子公司,日子自然好过些。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2月底,招商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已达到150亿元,而目前该公司在此后4个月的时间里,已实现规模倍增,资管规模突破300亿元。而一些股东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型或次新基金公司子公司,则不得不对此望而生叹。

  相较于发展步伐的“两重天”,基金子公司在公司名称的定位上,也凸显出两大特征。通过对比观察可以发现,在目前已获批成立的基金子公司中,有将母公司名嵌入子公司名称当中的,而也有一些单从子公司名称上,完全看不出与母公司有任何关联的公司。

  例如泰信基金公司子公司就命名为“上海锐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金通用基金公司子公司命名为“北京千石创富资本管理公司”;长信基金公司子公司命名为“上海长江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等。

  王群航对此现象表示,仅从名字上来看,有些公司根本不知道是哪家基金公司的子公司,这样其实并不利于监管层的监督,还是应该让子公司的名称与母公司的名称之间有直接的关联。

  王群航:

  严防从业人员定向私募

  虽然在今年3月份,监管层开始放缓基金子公司的审批速度,但随着基金子公司的逐渐发展,有些子公司日后或将专注PE业务,虽然把基金公司的专业化财富管理业务又向前延伸了很多,但同时,相关的利益输送风险也由此浮现。

  “这些子公司做PE,当日后企业IPO上市的时候,相关基金公司所管理的公募资金是否会大力接盘呢?”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对此表示担忧。

  王群航建议,未来的基金子公司管理办法,应该要能够切实防止某些子公司里的某些产品,成为基金从业人员隐秘的定向私募。

  “以前,做一对多只是基金公司里的一个二级部门,都有过这种情况的存在,今后以子公司的形式存在,或将会给这项情况的发生带来更多的自由度和空间,这极有可能是严重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的行为。现在,一些公司对于基金从业人员买公募基金已有信息披露,今后他们购买自己子公司的非公募产品时,也应该有相关的披露。”王群航强调。(证券日报 隋文靖)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