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最后的“两只靴子”中,贷款利率这一只已然落地。是好是坏,见仁见智。
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无疑会带来资源优化配置、盘活存量资金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但对于银行而言,这也意味着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利差可能进一步收窄。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进行管制,导致以银行系统为主的间接融资市场存在严重扭曲。
银行拉存款不能比价格,只好拼关系,尤其是在人情占了很多成分的中国,银行客户经理拉存款非要使出十八般武艺,把能挖的资源挖尽,能利用的关系都打通,才能在揽存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获得生机。所以,也难怪这样畸形的市场会使得银行招人还要梳理其背后的一张“人脉图”。
这样一来,贷款流向也无法真正市场化。大量的贷款以较低的利息流向创新和盈利能力都比较一般的大型企业,因为他们“关系硬”。而中小企业即使业绩可圈可点,也只能处于“边角料”的位置。
贷款,永远是稀缺资源。而这种稀缺性又恰恰衍生了大量靠寻租获利的资金掮客。因此,如果融资市场无法市场化,很难想象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按照市场化的方向顺利进行。
于是,各方人士的意见汇总起来,发出了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的声音。
不过,此次央行的动作,最美中不足的是存款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也就是“另一只靴子”还在半空中画着抛物线。
继管理层于去年6月将存款利率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1倍后,存款利率市场化脚步便戛然而止。
不过说句真心话,除了央行在其官网答记者问时所陈述的理由之外,存款利率放开,确实是一道不易迈过去的坎。
由于长年坐收利差便可高枕无忧,使得泱泱大国数十家银行走的都是同一条路,很难想象,一旦他们拼起价格来,谁能存活到最后。长期以来,银行业稳收存贷款息差,其利润凭借这种不变的息差而稳步上升,以致成为国内最赚钱的一个行业。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利润总额首次超过3000亿元,16家上市银行占了A股2400余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总额的50%以上。这意味着,无论大小企业,基本上都在给银行打工。
而眼下,来自管理层的“硬拳头”已经挥来。
贷款利率的管制取消后,下一步必然指向存款利率上限的进一步扩大,甚至有不少业内人士猜测,央行年内或许会有进一步动作。
从长远来看,改革将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自主化经营,倒逼银行转变经营模式,从而使得银行间的竞争更趋激烈。
所以说,银行转型迫在眉睫,这个一向让人羡慕嫉妒恨的行业能否提升服务,能否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竞争,将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
因为到了那时,就不光只有马云可以“革银行的命”了,自由的市场便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