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报时节,资本市场好不热闹,一边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公司业绩预告,一边是不断提速亮相的中报大戏。然而,让投资者最为眼热心跳的恐怕还是业绩预告中的“变脸”戏法。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A股市场共有107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涉及近30多个行业,且“变脸”的类型五花八门,有从预增到略增的,有从续盈到预减的,也有从续亏到扭亏的。凡此种种,让投资者无所适从,悲喜不定。
市场也随着这些“变脸”公司起起伏伏,比如业绩预告转忧为喜的30多家“变脸”公司,绝大部分出现了股价上涨的情况。像浙报传媒,7月16日晚间发布业绩修正公告,从业绩略增25%,到预增50%—60%。而市场似“早有预感”,截至7月18日收盘,短短的10多个交易日中,浙报传媒股价涨幅高达58.80%。当然从喜转忧的个股同样有异动,只不过是不同程度的下跌而已,有的甚至公告当天就被直接打在跌停板上。
本来,建立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为的是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即在定期财务报告正式公布前,向公众预先披露报告期的估计盈余或同期盈余变化,特别是有亏损、上升或下降50%以上或扭亏为盈的情况发生时。从这个规定看,业绩预告就是向投资者告白上市公司真实的业绩变化,使投资者获得及时持续的业绩信息,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投资对象的价值,使投资更理性。不料由于频频“变脸”,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报不是成了“地雷”,就是成了股价异动的“助力器”,结果与初衷可谓背道而驰。
为何每期业绩预报都会遭遇如此多的“变脸”公司?有业内人士总结了四大原因,包括预告期纳入业绩范围的资产不准确;财务出现新情况,比如资产重组、债务清算;经营外围环境和市场状况出现了变化;财政补贴增加或减少等。
不过,笔者以为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业绩预报“变脸”付出的成本太低。“变脸”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业绩预报中的寻常风景,即使给投资者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失,上市公司也铁定不必负责,因为没有此方面的明确规定,更难找到司法证据证明上市公司是在刻意而为之。此前金风科技业绩预告的频频“变脸”就是一个例子,虽然最终监管部门介入,但也不过是限期整改,违规者没有任何“伤筋动骨”,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从小处看,是侵害了投资者利益,从大处看,则将影响资本市场稳定,如此而言,“变脸”不可不治。
那么应该如何治理业绩预报的“变脸”顽疾呢?笔者认为,首先,应从制度入手,可以将目前日趋完善的新股“变脸”治理措施推广到所有可能“变脸”的环节,形成高成本的违规环境;其次,应该在业绩预告中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增强业绩预告准确性,减少“变脸”发生率;其三,还应该扣除业绩预告中的非正常盈利利润,比如政策补贴就是一项,以便向市场正确传递上市公司经营中的可持续性增长信息。
对于投资者来说,除了要坚决回避业绩大幅向下修正的个股外,更要考量业绩大幅预增的“含金量”,多一份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