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份,银行度过半年考核节点,前段时间“钱荒”也在央行救助、银行自救的情况下缓和,7月初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渐向较低正常收益水平回归。理财师建议市民,下半年投资优先选择中长期产品,特别注重固定收益产品。
“这几天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好像不太好,跟之前差别有点大啊。”15日,市民李女士在银行选购理财产品,走了几家银行,都没买到称心如意的。李女士说,上个月她买的两款理财产品,每款买了10万元,期限半年,预期年化收益率能到5.2%。而这个月李女士跑了四五家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几乎找不到5.2%以上的产品,“有的产品倒是能到5%以上,但是门槛很高得50万以上,有的门槛低但是又不保本,适合普通老百姓的开始减少了。”同样在一家国有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牛先生感慨道。
15日,记者从泰城多家国有与商业银行了解到,进入七月份在售和预售的大部分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几乎都在4.8%以下。像六月份普遍超过5%的高收益产品,几乎都已经下架停售。交通银行7月12日发行的一款42天期产品,预期收益率只有3.7%。邮储银行一款182天的理财产品,尽管期限较长,但预期收益率也只有4.4%,还有0.05%的产品保管费,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相比而言,有部分商业银行7月份新发理财产品,还保持着较高的收益。如兴业银行一款90天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5.2%,泰安市商业银行一款36天理财产品,门槛为5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也达到5.2%,而且属于保本产品。
对于目前新发理财产品收益率呈现较低趋势的原因,泰城一家银行理财经理表示,主要影响因素有几个。一是6月份作为上半年节点,银行考核存款量,所以提高产品收益吸引市民购买。二是前段时间资金紧张,也需要用理财产品吸纳资金。记者从理财师处了解到,目前市民购买理财产品,最好以中长期保本型为主,债券类、银行间票据属于风险偏小的产品种类可以多考虑,与黄金、房产等相关挂钩的产品风险仍偏大。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7月第二周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发行数为213款,较上期报告减少19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9%,较上期报告下滑23个基点。另外,所有理财产品都有风险,购买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