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基金业败退 步入“小时代”

2013年07月16日 07:56   来源:广州日报   

  今年下半年“新基金法”实施,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重新整合的时代,基金、保险、券商、信托等资管行业大鳄纷纷磨刀霍霍争夺数十万亿资管市场大蛋糕。然而,一向在资管领域被关注度最高的基金节节败退,继被保险资管和信托超越后,基金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再度被券商资管赶超,基金业步入“小时代”。

  基金资管规模不升反降

  昨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上半年证券公司经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114家证券公司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达3.42万亿元。而据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底,基金公司公募基金和非公募资产合计近3.49万亿元。有券商人士透露,本金再加上其他一些项目,6月底券商资管规模超过3.5万亿元,实现了对基金公司总规模的超越,起码很快将超越基金。

  在去年5月全国券商创新大会召开之后,主要依靠通道业务,券商资管规模直线上升。公开信息显示,去年券商资管规模新增5倍以上,从年初的不足3000亿元增加到了年底的1.89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再增逾1.6万亿元,规模增长八成。

  然而,尽管今年上半年基金公司卖力发行了172只新基金,首发“圈钱”近3500亿份,但基金行业管理资产规模却反而大幅缩水。去年底,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约3.62万亿元,也就是说,上半年基金规模不升反降了近1300亿元。

  另据信托业协会数据,一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为8.73万亿元。而目前,国内保险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6万亿元。

  盈利模式亟待转变

  新基金发行速度一提再提,基金数量爆发式增长,数量与规模严重背离,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基金业这几年一直都在玩存量游戏,从左兜掏出来再填到右兜,白忙活。”一位基金公司市场人士指出。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称,大型基金公司平均每家的基金产品数量普遍在15~20只左右,产品布局已相对完善,这种无差异化的产品在营销上非常困难,因此,未来基金行业发展方向亟待更新。

  他认为, 基金公司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公司,不可能完全依靠公募基金。“完全靠公募,单靠收取管理费的盈利模式,规模小的基金将很难存活。基金行业的盈利模式可以向其他方向转变、拓展,如通过一二个亿规模的专户理财,把业绩做扎实了,收益会更高。”

  不过,与券商、信托相比,基金公司资产的有效性明显更高。据专家分析,3.5万亿元的券商资管规模实际产生的管理费等归属券商的收入,只相当于3.49万亿元基金公司规模所产生管理费的1/3左右。

  热!信托受捧7亿元2分钟卖光

  本报讯 (记者周宇宁)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统计,6月发行85只房地产信托产品,与5月的109只相比下降了22%,但不少优质房地产信托项目的售卖仍然火爆。

  信托公司近期出于风控考虑,已开始收紧房地产信托项目的发行。分析人士指出,这对于一些难以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的中小房企来说,未来从信托融资或将更加困难。

  现象:热门信托遭抢购

  王健(化名)是某大型国有信托公司广州财富中心的理财经理。近几周他都“很清闲”,因为前两个月已卖出项目,“现在就等着资金到了,最近大概有1000多万元资金到账”。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6月份投向房地产领域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9.15%,高于整体8.89%的平均水平。

  最近大多数信托公司的优质项目都“不愁卖”,尤其是房地产类型的项目。比如,中融信托上周发行了一款“中融-北京火神庙商业中心经营性物业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年化收益率在8.5%~10%之间。“7亿元规模的中融火神庙项目,仅两分半钟销售就已达到限额。”中融信托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原因:优质房地产项目稀缺

  房地产信托产品销售“火爆”的一个原因,是最近新发房地产信托项目的快速增长开始减缓,使较优质的房地产信托项目都成了“稀缺品”。

  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统计,6月各信托公司发行的集合信托产品中,投向房地产的共有85只,与5月发行的109只相比下降22%。

  某大型信托公司华南地区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现在我们发项目把关都非常严格,条件收紧了很多,因此报上去的项目能过的几率非常低。”以其所在的信托公司为例,以前报上去的几乎百分百可以通过,但“最近两个月,报了五六十个项目,仅仅通过了3个”。

  虽然房地产信托项目的数量减少了,但募集资金的总量并没有大幅萎缩。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的数据,6月全月房地产集合信托共募集资金326.97亿元,仅比5月的334.38亿元减少了2.22%。

  业内:信托公司抢项目

  某大型信托公司的理财经理陈先生(化名)对记者抱怨称,有融资方向其公司申请做一个信托项目,“我们连尽职调查都做好了,却被另一家信托公司以更低的费率抢走了”。

  业内人士指出,上述通过“价格战”抢夺优质项目的情况时有出现,主要是因为在宏观基本面不佳、融资方信用风险加大的情况下,优质的房地产项目更是成了“香饽饽”。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