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国内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上演了一段高收益神话———不少银行理财产品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进入7字头(即7%)。在经历了上半年的疯狂后,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下半年将何去何从?
三类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获悉,根据国内媒体披露的银行理财产品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到期银行理财产品中,有90余款理财产品没有达到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
据了解,与黄金价格变动挂钩的理财产品,约有19款未达到预期。因黄金价格大跌,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就有14款与黄金挂钩的理财产品,没有达到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
与外汇汇率表现挂钩的理财产品,也有20多款未达到预期。某国有商业银行的1款日元汇率挂钩人民币、2款英镑汇率挂钩人民币理财产品均没有达到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某外资银行的系列挂钩外汇汇率表现的理财产品,也没有达到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
此外,信托计划类理财产品,多款未达到预期收益。公开信息显示,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有18款理财产品没有达到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这些理财产品均是与信托挂钩。
下半年高收益率或难维持
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下半年将何去何从呢?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产品组分析认为,高收益率状态在下半年或难以维持。
分析认为,对理财市场而言,8号文(银监局关于规范理财产品的相关文件)现对非标债权比例规定将及时遏制住部分银行过激的行为,央行的态度有利于纠正流动性的过度错配。在一系列风险控制组合拳下,市场信用风险及系统性风险有望降低,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相对可控。部分激进的银行最近将面临较大的合规及流动性压力。下半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理财产品的投资不良率可能有所上升。
分析指出,在8号文影响下,银行理财收益率面临向下压力:一方面,较高收益率的非标债权比例受限,可能降低理财资金的投资收益率;另一方面,理财产品的单独核算、规范管理、信息披露等都将提高理财业务成本。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经济放缓、去杠杆等因素影响下,利润受到显著压缩,难以维持过高收益率。
“下半年流动性可能转向中性或偏紧,市场利率或将上行。”分析称,同时,银行间竞争加剧,各类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不断涌现,争夺固定收益市场份额。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理财产品的揽储功能将逐渐被市场化定价的存款取代,其收益率将取决于产品的投资收益。
分析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会受到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调的影响,但利率市场化的加速也将迫使银行将业务重点向理财倾斜。预计理财市场将依然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速度,并逐渐走向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