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月末季末考核大限已过 63款在售理财品收益超6%

2013年07月03日 11:13   来源:扬子晚报   

  月末季末考核大限已过,部分理财品收益率继续高企

  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有所缓解,月末、季末银行的考核大限已过,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产品发售期在6月29日到7月5日的理财产品中,平均预期收益率5.18%,较上周大幅跳涨0.64个百分点,预期收益率达到6%及以上的产品有63款,其中有51款是短期产品。

  理财品收益率继续高企

  尽管“钱荒”有所缓解,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在季末之后的第一周,依然持续火爆。

  7月1日,北京一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该行一款36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根据起点不同,从6.3%~6.8%不等。“由于收益比较高,卖得很好,89天期的已卖断货一次了,现在卖的都是后来补的额度。”

  本周在售的理财产品中,有51款短期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超过6%。而发售理财产品收益率比较高的银行大多是股份行和城商行。

  记者发现,股份行的产品收益率上浮最为明显,且周平均收益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在售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前51名排行榜中,仅华夏银行就占了10款。

  而这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大多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率类的,投资领域主要投向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以民生银行一款名为“非凡资产管理35天增利理财产品第084期(特别计划)”为例,该产品30%~75%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投资方向为债券的基金专户或券商定向资产管理计划、银行存款、债券回购、资金拆借等投资工具,50%~80%投向符合监管要求的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

  须弄懂收益率与起息日

  “很多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有误解,他们认为年化收益率就是收益率,这是不正确的。”交通银行理财经理聂先生介绍:年收益率,是一笔投资一年实际收益的比率。而年化收益率,仅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等)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并非真正取得的收益率。

  比如,你购买了10万元一款年化收益率为5%的30天理财产品,那么实际能收到的利息为100000×5%×30÷365,约为410.95元,并非是100000×5%=5000元。

  理财产品早早开卖了,但起息日却还很远,投资者说“这是银行耍的小聪明”。比如,重庆某银行发售一款高收益理财产品,6月25日已经开始发售,起息日却是7月5日。这意味着,如果6月25日购买这款产品,资金要白白在账户里躺11天。在这11天里,投资者只能拿活期利息,但对银行来说却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存款基数。

  招商银行理财经理提醒市民,在选购理财产品时要注意募集期、起息日和到账日。“近期,很多银行发售高收益理财产品是为了应对6月30日的银行年中考核,很多产品跨月发行,起息日基本上都在7月1日或以后。这对投资者而言,募集期过长将拉低资金的实际收益水平。”一位专家说。

  投资理财莫忘防风险

  上周,某外资评级机构关于1.5万亿元理财产品6月末到期,考验银行兑付能力的报告,在“钱荒”的背景下加剧了市场恐慌。现在6月已过,银行到底有没有出现兑付问题呢?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6月22日~6月28日的到期产品中,有153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其中有2款产品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余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均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上周到期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多为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类及包含债券类或结构类的组合。

  在上述2款到期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产品中,农行发行的“‘金钥匙如意’2013年第9期英镑汇率挂钩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一款挂钩英镑兑美元的结构性产品,由于在产品运行期间,挂钩标的触发低收益条款,因此未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

  对此,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认为,银行间市场的紧张情绪还未完全过去。银行对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也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季末大量理财产品到期,银行目前迫切需要资金来衔接。

  东方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金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一般是季末到期、季初发行,有可能银行预计“钱荒”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就再发行一些短期的产品。另一个原因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收益率较高,银行也能承担更高的发行成本。民生银行一位客户经理提醒,银行理财产品也有风险。主要风险来自两方面:一是投资者不能单纯地相信预期收益率的数字,一定要了解所购买产品的投资方向、投资风险,做好风险评估;二是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短期理财产品主要存在资金投向、投资比例不明确的风险,这点尤其要注意。比如,某银行的一款预期收益率为6%的60天期限产品,其投资范围一栏说明为“同业存款等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其他投资工具”,遇到这种含糊不清的说明,投资者最好问明白。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