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新旧重疾险交替价格平稳 背后竞争激烈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8月10日 10:43
    4月3日,保监会发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将重疾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进行了统一表述和规范。按监管层的规定,8月1日后,已经停售所有未按重大疾病新标准圈定保障范围的重大疾病保险。据了解,新一代重疾险面世后,与旧重疾险产品价格大抵相当,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新旧交替价格平稳

    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销售部总经理陈卫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重疾险新旧产品最大的区别只是病种解释标准化了,而新旧产品定价的精算依据、计算基础都没有发生变化,因为预定利率是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

    长期以来,重疾险一直是保险纠纷的高发区,其症结就在于各家保险公司各有一套对重大疾病病种的解释。而今年4月出台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确立了行业标准,从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权益出发,根据成年人重疾险的特点,对重疾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进行了统一表述和规范。国际经验表明,这25种疾病中,又有3至6种重疾发生率和理赔率最高,对重疾险产品的价格影响最大。因此《使用规范》对新型重疾险中必保的“核心疾病”作出了明确要求:即从4月3日以后,所有保险公司只要推出重疾险产品,其保障范围必须包括25种疾病中的6种发生率最高的疾病:1.恶性肿瘤;2.急性心肌梗塞;3.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4.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须异体移植手术;5.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须开胸手术;6.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须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同时,《使用规范》还对重疾险相关除外责任、重疾险条款和配套宣传材料中所列疾病的排列顺序进行了规范性要求。

    虽然重疾险的行业新标准已经在4月推出,但新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准备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到8月1日才全部停销,这也是给各家保险公司留出了一个过渡期。因此进入6、7月份,新重疾险产品开始高频率面世。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信诚人寿、太平人寿、人保健康、昆仑健康保险等数十家公司都推出了新的或改良版的产品。不少公司的保障病种多于规定的25种,最多达到31种。以太平人寿的新健康险福禄双至为例,同样是26岁不吸烟的女性、保额10万元、缴费20年,过去保费为3260元,现在是3420元。而人保健康险的新产品价格则平均降低了7%至10%。

    标准化背后的竞争

    由于新的行业标准使新型重疾险产品的承保范围基本一致,产品进一步同质化。而重疾险是健康保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背后将是更为激烈的服务竞争。

    这种竞争首先体现在理赔承诺上。虽然《使用规范》没有对重疾险老保单如何理赔做出硬性规定,但据记者调查,大多数公司都遵循“有利于客户”原则,公开承诺对老保单实行选择性标准。即,理赔时,老保单的合同条款和新重疾险规范标准,哪款有利于投保人,保险公司就按哪款执行。

    中国人保健康保险公司来得更为直接,他们在价格上采取了让利方式,比如刚上市不久的“关爱专家定期重疾个人疾病保险”和“关爱专家终身重疾个人疾病保险”,每万元保额费率下调幅度最高达15%,平均在7%—10%。以1万元保额为例,如果一名10岁男孩投保终身重疾险分10年期缴,新版条款每年的缴费为394元,旧条款则需420元,降幅达619%。对此人保健康保险公司张海波总监解释,随着医疗手段的提高,一些疾病在未来的治愈率必然迅速提高,这无疑将降低经营成本。同时,未来利率增长预期明显,人保健康把这份预期提前回馈客户,体现出对社会和广大市民的责任,并以此来培育“健康保险专家”品牌。

    新成立的昆仑健康保险公司则为新版重疾险产品配上了提前给付的附加险。其业管部副总经理刘春华解释说,如果客户患病又没有达到重疾险的理赔标准,而客户可能已经为此花费了很多医药费,这时附加险就可以按重疾险保额的15%进行先行赔付,以解客户燃眉之急。比如原位癌、心梗等,公司都可以按条款提前赔付。刘春华说,这是从国外直接引进的成熟做法,并可能成为重疾险未来发展的趋势。刘春华坦言,这也是公司的差异化竞争。

    
 
来源:经济日报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数据载入中...
搜索:
商务进行时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