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期货 > 期货滚动报道 > 正文
 
1987危机的警示:金属期货反弹还能够持续多久?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8月29日 10:12
宋薇萍
    8月28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电子盘上,3月综合铜期货以一波急似一波的下跌曲线,将投资者在前几日市场反弹中恢复的信心磨蚀得荡然无存,截至北京时间16∶31分,LME 3月综合铜期货下跌187.5美元至7242.5美元/吨。

    与此同时,LME市场铝、铅、镍、锌等期货也纷纷大幅跳水。受其影响,上海金属市场昨日除铝和锌的某些远月合约价格有所上升外,其余几乎也全线下跌。

    次贷危机阴魂不散

    8月份,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股市大幅回落,企业债券价格暴跌,全球股市、商品市场也受到冲击。伦敦金属市场更是深幅调整,伦敦铜在8月16日单日的跌幅高达560美元,7000美元/吨的重要支撑被击穿。

    之后,包括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在内的央行纷纷采取救市行为,不同程度地向市场注资,以增加流动性,稳定市场。受全球金融市场回稳影响,以及技术上的超跌需求,上周LME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全线反弹,7个交易日中,伦锌上涨8.8%,反弹力度仅高于伦铝,其他金属期货均上涨了10%以上。

    投资者也继续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回稳表现中,寻找着金属期货反弹的动能和时间表。不过,东方众鑫期货部经理朱泽文向本报记者表示,从亚洲股市超常反弹看,次贷危机的风波似乎已经过去,美国的这场动荡不太可能会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但也不排除市场再确认一次的可能。

    托克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毛一伟向本报记者表示,次贷问题去年就已出现,今年才浮出水面,无可否认该危机对整个金融市场将造成深远影响,但目前对其影响定量或定性都还为时尚早,至少还得观望3个月,等到那些受影响的公司第三季度报表出来才能知晓。

    流动性决定价格

    当前,层出不穷的危险事件并没有让投资者完全恢复信心,他们对全球金融市场企稳的论断半信半疑。于是,基于全球金融市场企稳的金属期货的反弹也显得有些根基不稳。这种反弹能持续多久呢?

    一般而言,商品价格宏观上受供求关系影响。但记者在采访中,业内人士对于“中国因素”对金属价格的稳定作用发生了分歧,却对于“流动性决定价格”的论断表示出了惊人的一致。

    以铜为例。此前,世界各研究机构纷纷预测中国2007年铜消费将增长5%左右,但从过去的时间看,中国2007年铜消费增长大大高于预期,目前增长已达到了15%。对此,朱泽文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在对金属市场的需求,将金属市场停留在牛市。

    另一方面,以美联储代表的各国央行也不会坐视次贷危机不管,很可能持续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确保金融市场稳定。

    “不过,次贷危机对商品市场来说,属于长期利空。现在依然无法判定6700美元/吨是否就是这轮调整行情的底部。”为此,朱泽文建议投资者,还是应该建立长线做多的观点,想办法在合适的价格和时间建立仓位。

    毛一伟则认为,“中国需求”只能对供需基本面有贡献,对价格走向却影响不大,商品定价权的仍然掌握在投资基金手中。毛一伟表示,目前商品市场的稳定取决于金融市场的表现。虽然金融市场暂时稳定,但次贷危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建议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

    不过令市场担心的是,各国央行如果持续注资,会不会导致市场由一个泡沫转向另一个泡沫。

    “美国1987年股灾的原因之一也是由于房地产市场泡沫。在这场危机中,金属期货价格也跌了一波,后来,通过各国央行的努力挽救,市场危机得到缓解,但由于注入流动性太多,市场从一个泡沫走向另一个泡沫,导致1989年金属市场牛市见顶。这对于投资者考察目前的市场行情很有借鉴意义,如果央行注资过多,引发流动性重新泛滥,金属市场可能重演1987年到1989年的格局,2009年金属牛市或将结束。”朱泽文说。
 
来源:国际金融报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数据载入中...
搜索:
商务进行时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