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房企公司债利率显著下行

2015年11月03日 07:07    来源: 经济日报     曹力水

  今年以来,在公司债发行主体扩围以及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下,公司债市场出现了供需两旺的格局,一级市场发行的公司债收益率已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特别是房地产企业,伴随着收益率的持续走低,企业发债也进入了“黄金期”,据广发证券统计,今年前9个月,共有73家房企累计公告了100笔公司债预案,涉及资金3800多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

  从发行成本来看,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公司债利率显著下行。今年9月份,上市房企发行的公司债利率为5.38%,比上月下降约0.2%,与年初相比更是大幅下降了3.06%,预计未来还有降低的趋势,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

  值得关注的是,房企之间的债务发行利率也呈现出一定分化走势。其中,一些房企债务发行收益率连创公司债品种新低。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9月25日于深交所发行的50亿元公司债,利率仅为3.5%,低于5年期国开债的水平,信用利差几乎为零,创下房企公司债最低水平。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认为,万科作为行业龙头,凭借其良好的声誉及较强的综合实力,其发行的债券在当前火热的公司债市场中,自然成为稀缺资产。

  一些境外上市的房企正在转向内地发行公司债。近日来,在中国香港上市的房企包括亿达中国、旭辉控股集团、花样年控股等纷纷发布公告称拟发行境内公司债。根据公告,旭辉控股集团第一批境内公司债发行顺利完成,融资规模为34.95亿元,票面利率仅为4.95%。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在境内资本市场不断开放和完善、融资成本下行,以及境外融资成本攀升的背景下,不少海外上市的企业都把融资规划锁定在境内市场。当前,公司债平均融资成本较低,通过债务发行,置换掉之前高利率的资金债务,相比于其他融资渠道,公司债吸引力是明显的。(经济日报记者 曹力水)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警惕公司债市场风险      2015年10月12日
  • · 公司债井喷 接棒股市的疯狂      2015年09月28日
  • · 今年公司债发行出现井喷      2015年09月15日
  • · 公司债井喷式发行规模增长逾2倍      2015年09月0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