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云南滇中新区获批 云南本地概念股逆市上涨

2015年09月16日 07:31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莫 迟

  昨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的批复》文件,标志着云南滇中新区成为继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建福州新区后,今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同时也使我国国家级新区达到了15个。

  事实上,尽管昨日沪深两市再度出现大规模杀跌,但受益滇中新区设立的云南本地概念股中,仍有包括云煤能源(10.00%)、云南旅游(7.08%)、贵研铂业(5.82%)、云南城投(2.58%)等多只个股实现逆市上涨,而其中,云煤能源(8379.54万元)、贵研铂业(7874.65万元)昨日均获得超5000万元的大单资金净流入。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级新区承担着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区域开发格局、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方面成效明显。而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的《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2015)》中,也有数据显示,从历史来看,国家级新区经济增速普遍快于所在省区市及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沿海地区的天津滨海新区自2009年以来,年均增长达20.3%,高于全市4.3个百分点;中西部的甘肃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兰州市经济比重从2011年的2.87%提高到2014年的5.04%;此外,西南部的重庆两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为19.4%,高于全市5.4个百分点。

  云南滇中新区的设立无疑为滇中地区乃至云南省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批复文件显示,云南滇中新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西两侧,是滇中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域,初期规划范围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面积约482平方公里。

  个股方面,昨日云煤能源在市场大跌中实现涨停。基本面上,公司主要产品有焦炭、煤气和化工产品三大类,现有年产焦炭329万吨、煤气16.8亿立方米、1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和5万吨苯加氢深加工及10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未来,昆钢煤焦化将倾力打造煤化工一体化产业链。公司9月9日公告显示,股东大会通过公司以不低于5.46元/股向包括控股股东在内不超10名特定对象定增不超过4.02亿股募资不超过22亿元,其中18亿元用于收购云南大红山管道公司100%股权,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对于投资机会,市场人士表示,近期地区板块呈现快速地轮动态势,包括新疆、西藏等地区板块均出现脉冲式行情,而昨日云南板块则成功接棒,延续炒地图行情。但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市场整体处于弱势,因此在投资云南概念股时也应适当控制风险,逢低关注板块内强势个股。

  昨日部分云南本地股市场表现一览

  证券代码 证券名称 最新收盘价(元) 昨日涨幅(%) 昨日大单净流入(万元)

  600792.SH 云煤能源 5.28 10.00 8379.54

  600459.SH 贵研铂业 14.19 5.82 7874.65

  600239.SH 云南城投 5.96 2.58 710.33

  002059.SZ 云南旅游 9.07 7.08 185.23

  000560.SZ 昆百大A 6.97 -9.95 57.91

  600265.SH ST景谷 18.00 -4.96 -11.36

  002727.SZ 一心堂 41.85 -1.83 -21.15

  000903.SZ 云内动力 6.40 -1.99 -34.26

  000878.SZ 云南铜业 13.02 -10.02 -189.56

  002200.SZ 云投生态 11.59 -7.35 -274.39

  600725.SH 云维股份 4.34 -8.44 -306.87

  002114.SZ 罗平锌电 8.63 -9.73 -315.26

  600497.SH 驰宏锌锗 8.19 -8.90 -668.47


(责任编辑: 刘佳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