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银行理财集体跳水 6%收益产品“双节”前成抢手货

2015年09月16日 07:14    来源: 金融投资报    

  近段时间以来,股市震荡,许多惊魂未定的投资者开始将目光重新投向银行理财。然而,央行接连降息,让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不断下行。数据显示,8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4%,已连续下跌4个月。

  业内分析师认为,由于参与股市的规模急剧减少,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尚未找到更好的高收益渠道,因此未来收益率难有起色。不过,9月下旬(中秋节)和10月初(国庆节),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或有一波强势反弹,投资者可事先准备好现金。

  收益率连续4个月下跌

  从今年5月份开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出现明显下降,连续四个月持续下跌。数据显示, 8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4%,较7月份再降0.14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低。其中,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68%,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3%,今年以来非保本类理财产品收益首次跌破5%。

  由于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十分明显,有机构对各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收益排名,总共42家银行入榜,其中,8月份理财产品发行量均在30款以上。在这42家银行中,平均收益率在5%以上的银行共14家,平均收益率在4%~5%之间的银行共22家,平均收益率在3%~4%之间的银行共6家。

  从收益排名来看,排名靠前的大部分都是城商行,其中江南农商行、苏州银行、重庆农商行排在前三位,8月份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5.51%、5.46%、5.27%。此外,在五家大型银行中,工行由于理财产品数量较少未纳入排名,其余四家大行的平均收益率均在4.25%以下,建行甚至只有3.5%。

  上述机构报告分析称,这主要源于市场短期流动性偏紧,央行多次实施大规模逆回购以增加流动性。此外,8月25日,央行再次宣布降息及降准,自去年11月以来,央行已经有5次降息及4次降准动作,市场整体流动性不断增强,理财产品收益率堪忧,9月份有跌破4.5%的可能。

  收益“瘦身”引投资困扰

  “最近正好有一笔定期存款到期了,短期内又用不着,想买个收益高点的理财产品,结果发现,现在半年期的理财产品收益才百分之四点多。”近日,在蓉城某国有银行营业网点办理业务的刘女士很是无奈,“先是互联网宝宝的收益跌破4%,现在就连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只有四个多点了,股市震荡,央行降息,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下滑,说实话现在真不知道投资什么好。”

  “前几个月,我们银行还有不少收益率在5%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不过随着央行不断降息,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不断下调。”该行的一位理财师介绍,目前国有五大行中短期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多已跌破4%,正式进入3时代,因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不高,现在销售也不像以前那样火爆了。

  连日来,记者走访部分银行网点了解到,当前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也难觅踪迹。“如今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在下滑,5%以上预期收益率的产品越来越少了。”有不少投资者如是感叹。“确实自6月份开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开始逐渐下滑。”有分析师认为,自去年11月份以来,央行已有5次降息、4次降准动作,市场利率持续下降,储户存款收益必然“缩水”,互联网系、基金公司系“宝宝”产品收益率跟着下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也不例外。“理财收益下滑,是目前资金环境的客观体现,符合监管层调结构的目的。”有业内专家表示,目前经济环境下,各家银行都缺乏好的资产来维系理财高收益水平。“不只是银行理财,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而言,降息降准会进一步促使其从此前的过高收益回落至合理水平。”

  “双节”或迎小反弹

  “前几天去了几家银行咨询理财产品,都让等到中秋国庆时再来买。”在某股份制银行办理业务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咨询过几家银行,不少客户经理建议节日再来看新发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或更高一点。

  记者发现,目前市面上利率较高的理财产品主要出自城商行,如大连银行重庆分行的专属理财产品,收益率为5.6%;哈尔滨银行微信专属理财产品,收益率为5.25%。此外,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相对较好。“尽管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后续可能继续下跌,但9月底适逢中秋节,随后又是国庆节。”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节假日推出相对较高收益率的“假日专属理财产品”的做法是银行的“传统”,其中可能不乏冲6%的高收益产品。为此,该人士建议偏好稳健理财的投资者及时关注,不要错失机会。

  此外,据上述人士分析,受近期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理财直接或间接参与股市配资的规模急剧缩减,其在改革转型中暂时无法找到更多元化的高收益渠道。因此,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未来会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有银行理财师表示,当前,中国进入低利率时代,所有资产价格势必往下走,该理财师建议投资者不要追求利润暴利,多考虑长线理财产品,比如3年以上定期存款,或是期限在1年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此外,投资者可选择大型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行的高收益产品进行购买。

  本报记者 陈思源

 


(责任编辑: 向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