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减少的外储都去哪儿了

2015年09月08日 07:40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我国8月份外汇储备减少939亿美元,已连降4个月——

  减少的外储都去哪儿了

  在过去大约1年里,我国外汇储备已下降4000多亿美元,造成这一阶段性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国际来看,全球资本流动处于一个周期低点。从国内来看,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仍需各方磨合。但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出现资本大量流出、外储大幅度减少的可能性不大—

  9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外汇储备3.5574万亿美元,比7月份的3.6513万亿美元减少939亿美元,至此,外汇储备已连续第四个月出现下降。在过去大约1年里,外汇储备已下降4000多亿美元。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调整?外储是否会持续下降?针对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短期波动仍在预料之中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从8月11日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以来,汇市仍处于磨合期,市场各方都需要适应新规则。再加上国内外都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8月外汇储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在预期之内。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进行改革,加大了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受前期美元走强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普遍贬值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偏强,同时由于金融市场有所动荡、近期市场注入流动性较多等原因,汇改后人民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

  在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影响了市场情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认为,从国际经验看,外汇储备不可能永远大幅增加。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积累之后,由于一些突发因素,以及市场预期的变化,外汇储备在短期之内有一些波动,是正常的。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在汇改之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贬值预期,促使市场上外汇需求量增加,并带动外储在8月出现较大规模减少。

  “藏汇于民”符合政策方向

  截至8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连续4个月减少。对此,谢亚轩表示,央行减少的外储资产有相当一部分转为个人和企业持有的外币资产。现在购买外汇的,相当一部分还是愿意增持对外资产的国内企业和私人部门,这相当于外汇资产从央行集中持有至“藏汇于民”,无需恐慌。连平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外汇存款上升是比较快的,可以理解为“藏汇于民”,这是长期以来外汇政策希望能达到的目标。除了增持外币资产,还有部分企业加快偿还对外债务,也带来了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下降。

  业内专家认为,由偿还对外债务带来的购汇规模是有限的。截至今年3月,我国外币外债余额为53344亿元,等值8685亿美元。谢亚轩认为,从这个数据看,偿还外债的需求不会导致外汇需求的无限度上升。

  连平认为,除此之外,也不能排除有一些短期套利资金,由于预期汇率、经济及资产价格的持续调整,出现外流,但这部分资金的规模并不大。

  目前,市场上有观点认为,中国外储将会出现连续下降。对此,管涛认为,市场总喜欢用单边的思维来分析问题,如果情况好了,就预计会永远好下去,反之,就预期会永远差下去。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人民币还未实现完全的自由兑换,市场主体对外汇的实际需求规模是有度的,不会无限增加。

  管涛强调,外汇市场也有“超买”和“超卖”的现象。根据前期的经验,今年3月份,也曾出现购汇的一个小高潮,但随后的4月至6月,购汇需求出现了明显回落。外汇市场总是动态发展的,没有必要对外储规模的短期波动过度悲观。

  外储下降趋势并未形成

  在连续4个月下降之后,外汇储备是否会持续下降?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外储下降的趋势并未形成,不必过分担忧。管涛认为,长期来看,没有必要对外储下降过分悲观。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仍有一些结构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国际上对中国经济是有信心的,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目前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规模依然较大,我国财政状况依然良好,金融体系稳健,今年上半年GDP仍然保持了7%的增速,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上出现了企稳向好的态势,经济运行正出现积极变化。

  连平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总体会双向波动,不会出现长期趋势性贬值。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很大,随着城镇化以及一系列改革的推进,经济的增速会稳定在7%左右,经济运行的效率也会有所提升,国际收支也会维持基本平衡的状态。我国出现资本大量流出、外储大幅度减少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欧美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明显,这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谢亚轩表示,当前,全球资本流动处于一个周期低点。不仅中国外汇储备在减少,其他很多国家也出现了同样现象。他认为,在美联储加息后,随着市场不确定性的下降,全球资本流动可能会从周期性低点有所回升,这一点对于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相对稳定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经济日报 记者 张 忱)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